美文网首页民俗家乡的民俗
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作者: 蒋六元 | 来源:发表于2018-12-01 13:54 被阅读2次

    普天同庆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不但是旅游、购物的黄金季,也是喜结良缘的好时节,这不,“五一”期间我手里就收到了好几张红请柬。当宾客们见证新人幸福、美好时刻的同时,因低俗“闹婚”而引发的丑闻也时常见诸报端。目前婚庆良莠不齐,不伦不类,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婚庆与时俱进无可厚非,但传统婚礼也应世代相传,特别在许多地方已将传统婚礼打造成旅游名片的当下,继承和发掘本土传统婚礼仪轨大有作为。根据已为数不多的传统民俗文化传人的口述,现将梳子铺乡的传统婚礼程序介绍如下:

    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儿女的“终身大事”,是父母最大的牵挂,也是人生重大的转折之一,容不得半点马虎。当男女双方感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父母都会想方设法尽快张罗子女的婚事,特别是男方家长更为焦急,以早抱“孙子”为荣。首先请算命先生择个黄道吉日,用红纸写好折成书,带上礼品、燃放鞭炮送到女方家中,名曰“为定”。男方“为定”这一天,相当于当今某项重大活动的动员、筹备大会,一般较为隆重,亲朋好友都得到场参加,中餐席设十个大碗,当进餐到第五个大碗鸣放鞭炮后,由女方家长分发男方送来的礼品给满堂众亲,并宣布嫁女日期。宾客们回家后,即着手置办嫁妆,并于结婚前夕送到女方家中。

          结婚前一周,女方家中便开始“哭嫁”,连哭七个早、夜,说是哭,其实是唱,但哭嫁者也会频频拭泪,表演色彩极强。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们聚集在一起,你哭四句,她哭四句,其内容多为对姑娘的不舍、培养女儿的艰辛及对女孩婚后美好的祝福,场面相当热闹。哭嫁歌七字一句,朗朗上口,如女孩哭嫂子“我的嫂嫂我姊妹,我和嫂嫂比梳头;嫂嫂梳的荷叶顶,妹妹梳的插花头”。哭嫁其实是一种才艺体现,在娱乐匮乏的年代,给广大乡民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结婚前一天的清晨,男方需将备好的鸡、鸭、鱼、肉、糖果、鞭炮等送到女方家中,以供女方招待客人所用,其中一把香葱和一对大红花烛必不可少,寓意迎娶的姑娘是个“聪明”的女孩。结婚前夕之夜,女方大宴宾客,各位亲戚朋友均携带早已备好的嫁妆前来道贺,明日女孩即要嫁到夫家,是夜亲人不舍,闺密情深,嫁歌阵阵,热闹非凡,基本一夜无眠。

    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结婚当天即是人生大喜,男女双方均特别重视。女方家中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准备早饭,用来招待娶亲队伍。男方家中也早已贴好大红婚联,在亲人中选择形象良好、口才较佳的两男两女为“娶亲人”负责接亲,另请身强力壮的男性若干名为“挑夫”挑嫁妆,挑“头盒”(第一担嫁妆)者必须是长相英俊、力气好且未婚的男性担任,再聘乐师6人,四抬花轿一顶。迎亲队在媒人的带领下,一路吹拉弹唱、鞭炮不停,热热闹闹的前往女方家中迎亲。

        当迎亲队伍即将到达女方家门口时,女方的一些顽童们会关上大门讨要红包,“娶亲人”见状,随即上前从门缝中塞进若干个红包及硬币,顽童们立刻打开大门,看也不看迎亲队,只管抢红包去了。大人们则礼数周到的请迎亲队伍进门喝茶,然后安排早餐。早餐非面条粉丝,而是民间隆重的“十个大碗”,席前论资排位入座,首席非“娶亲人”中的长者莫属,当酒过三巡后,首席“娶亲人”即站起来讲话,大意为感谢亲家育有好女,感谢众宾置办嫁妆,因婚嫁事务繁忙,时间有限,请求女方适时安排过门事宜。女方礼生在得到请求后,随即安排出嫁事项。新娘正式出嫁时,有一人负责撑着红伞,由哥哥从闺房背出,首先来到神龛前叩拜祖宗,礼生会在神龛前焚香点烛,量米一升并在米上插新竹筷十双,礼生口中念念有词乞求庇佑,念毕,即由哥哥背着行三叩首礼,礼毕,礼生随即将十双竹筷丢在地上,唱道:“十双筷子十双双,今有小女嫁儿郎。筷子丢了有人捡,女儿嫁了无需留”。此时,受气氛渲染,新娘大多会流下真诚的不舍泪。哥哥则背妹转身而出,一路不停,直接送上花轿。

        新娘上轿后,由挑夫挑着嫁妆先行,花轿紧随其后,女方会安排一人走在轿前,名曰“拦轿门”,并安排四男四女一路护送到男方家中,名曰“送亲”,“送亲”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也十分注重礼仪,新郎家中必须安排专人服侍,有“送亲一日如做官”的说法。迎亲队伍在迎得新娘后,一路奏乐鸣鞭炮,抬着花轿浩浩荡荡的向着新郎家进发。

    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新郎家中早早安排专人在村口等候,在路边摆上三牲酒醴等供品,一旦挑头盒者出现在视野中,立即宰杀公鸡、鸣放鞭炮告祭家仙土地,名曰“为迎”,意在请求土地爷保佑迎亲队伍一路平安。当花轿来到村口时,新郎及全村老少早已等候在此隆重迎接,轿门可不是轻易能打开的,挡轿门的小伙会三番五次讨要红包,及到他满意才允许将新娘接下轿,接新娘下轿一般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中老年女性来操作,她们将新娘盖上黑色丝绸盖头(这里可不是影视剧中的红盖头),让新娘捧上一个纺纱用的“百纱机”,打一把红伞,由新郎牵着在乐队伴奏及众人的簇拥下径直来到堂屋正中准备拜堂。这时送亲客则在男方礼生的安排下,去到邻居家中喝茶歇息,以回避拜堂仪式。

    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拜堂仪式开始,礼生首先安排两个小男孩一人拿一支已经点上了火的花烛站立神龛左右,一对新人就位,礼生以及宾客中能说会道的都来吟诗祝贺,如“一对蜡烛照上天,照到天上八洞仙。八洞神仙来祝贺,恭贺婚姻万万年”,每吟完一首诗,其他人紧接着大呼“好的!”,乐队接着奏乐一曲,你四句他四句,气氛相当热烈喜庆。吟诗毕,即安排新人拜见亲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三大姑八大姨等需一一拜定,这一拜可不是白拜的哦,得拿一个大红包给新人呢。接下来才是新人正式拜堂,然后送入洞房。新娘进入洞房后,婆婆用秤杆挑开儿媳的盖头,并倒一杯蜜糖水给儿媳喝下,据说是儿媳饮了这杯糖水后,将来会“嘴巴很甜”。小姑子这时会送来一盆洗脸水给嫂子洗洗尘,新娘子则打发小姑子一个红包做为回敬。

    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这时得从邻居家请“送亲客”们入席了,“送亲客”也名“新客”,首席首桌自然得由他们来坐了,酒菜之丰盛自然不在话下,礼生更如履薄冰,严格遵照二十四杯酒的隆重礼仪陪侍他们,生怕怠慢了“新客”。十个大碗新客一般不会吃完,当吃到第六碗时,首席新客即起身辞杯,礼生会礼仪性的挽留一番,新客执意回程,礼生只得安排送亲客们到新房中喝茶并与新娘道别,名曰“看房”,新客们喝完茶后起身告别,每人给新娘塞个红包,名曰“看房钱”,新郎则恭送他们到村口,并行跪拜大礼叩谢。

    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最为精彩的当属晚上闹新房了,村民称之为“看媳妇娘”,有“看媳妇娘无老少”之说,吃过晚饭后,村中男女老少都会鸣放鞭炮前来参加,新人家中早已将数张八仙桌拼成长条状,上面摆满糖果、花生、红枣、香烟等恭候大家光临。新娘羞答答的躲在洞房不敢出来,众人便到洞房去敲门吟诗,如“吟得诗来吟得来,吟得房门久不开。新郎焦急站久了,四肢发麻盼门开”,“今日吟诗吟得多,还没看到新娘婆。不怕你房门栓得紧,今夜你总跑不脱”。花烛诗诙谐有趣,一语双关,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几经周折,新娘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出来了。众人沿着堂屋四周围坐,一对新人站在中间,新人给众人先敬茶,后敬烟,烟、茶由新郎新娘用盘子共同抬着,从年长者开始敬,如是新郎的叔辈则要新娘叫“爷爷”,如新郎的年长平辈,则要新娘叫“伯伯”,据说是结了婚就长一辈,是新娘替未来的孩子来称呼的。敬完烟茶后,接下来就是才艺表演了,要新娘做自我介绍和唱歌跳舞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的新郎会拉二胡或会吹笛子的,男伴奏女表演,好一对夫唱妇随的鸳鸯,真是羡煞旁人了。才艺环节结束后,主人端上酒菜邀请大家喝喜酒,小朋友们终于盼到了这个幸福的时刻,喝酒不关我们小孩什么事,但桌上众多的糖果该轮到我们了,大家一哄而上,将桌上的零食抢个精光,热闹的场面,将整个“看媳妇娘”活动推向了高潮。

      新婚后第一天清晨,新娘的娘家人即来到新郎家中,邀请新姑爷及亲家公到女方家中做客,名曰“回门”,双方老人把酒言欢,共庆儿女喜结连理。至此,婚礼才算正式完成。

    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纵观传统婚礼,虽然繁琐,但有礼有节,处处透露着一种文化气息,虽不值得全盘继承和大力提倡,但确实有很多精华值得吸取。而当今所谓的一些与时俱进的婚庆活动,如给公公脸上抹上黑灰、戴上写着“扒灰公”的高帽,让新郎穿着短裤、拖着板车、挂上“偷情被抓”的牌子游街等等乱象真是让人感到世风日下,更有甚者,公公当众舌吻儿媳,令人咋舌,舆论哗然。选择何种结婚方式是个人的自由,但不能拿低俗当时尚,新时代的年轻人,应当自觉顺应时代潮流,树立“文化自信”,学习经典文化,自觉拒绝婚庆陋习。

    来源:梳子铺人

    作者:左志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零陵梳子铺乡传统民俗文化礼仪之——婚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zl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