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醉后与人发生争执,当人举拳要打的时候,以自嘲的方式,化解干戈为玉帛。他,即使在出门的时候也要带上酒,还嘱咐随从拿上锄头,要是在哪里醉死,就在哪里埋他。他,曾以幽默式的闹剧,体现对当时礼数限制的不满,表达对时代变迁时不遇处境的不卑不亢。他,曾以天地为楼宇,以房屋为衣裳,以无为的精神,与宇宙万物对话。
他,就是刘伶。
刘伶,留给后人的形象,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酒痴”。然而,通过他和酒的完美演绎,反映出的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钦佩和具有的现代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自由、逍遥和任达。
刘伶,出生在魏晋时期。著名哲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诚然,在魏晋之际,不少的文士都卷入了曹魏和司马氏的权力斗争漩涡之中而惨遭杀戮,一时的腥风谢雨弥漫朝野上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士选择超然于外物,建立起一种大气、任达的心境。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当属“竹林七贤”,而刘伶则是其中最为放荡形骸的一位。
酒,本身就具有让人忘忧,让人脱俗的功能,正如名士王蕴所言:“酒,正使人人自远”,把人带到一种高远的境界。而超然大气的刘伶,通过和酒完美的结合,演绎出一个个看似幽默,但背后彰显深厚意义的故事,任达、自由、逍遥的诉求表现的淋漓尽致。
话说有一次,刘伶醉酒后,和镇上的人偶发冲突,对方生气地卷起袖子,挥拳就要打他,刘伶却很镇定从容地说:“我这像鸡肋般细痩的身体,哪有地方能安放老兄的拳头呢?”对方听后,笑了起来,化干戈为玉帛。刘伶的大气、超然的情怀,在这里得以彰显。
从刘伶所做的《酒德颂》中也可知其一二。“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这是刘伶《酒德颂》的首段,表述中,刘伶以如椽之笔,勾勒了一位顶天立地、超时超空的"大人先生"形象。他,"以天地为一朝,以万期为须臾",久远的历史长河在他看来就是一瞬间,比庄子笔下的"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还越出几万倍。刘伶的这种通达天地,俯视万间的高境界、大格局在这里得以体现。
回到现实生活中,刘伶,这位“酒痴”,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爱酒的情节,更是将酒作为媒介,传达给我们无与伦比的精神。而这种自由、逍遥和任达的精神,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尤为受用,也尤为重要。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刘伶那样跌宕的年代,然而,在人的一生之中,暗淡的时光和坎坷的遭遇,每个人都会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人生的起伏,面对生活的压力,我们在以酒解忧,以酒释怀的时候,仍然可以想起刘伶,让那种自由、逍遥和任达的精神油然心生,从大格局、大境界的高度去俯视当下。
时至今日,刘伶的故事,流传于民间,成为人们酒间饭余的话题,而他的这种自由、逍遥和任达的精神,也融合进酒中,得以代代流传和继承,这酒便是——“刘伶醉酒”。“刘伶醉酒”,经过历史的积淀和时间的考验流传至今,至今使用着一座完整的宋金时期(公元1126年)的古烧锅遗址。而遗址中的16个古发酵池已有近900年连续使用的历史,经文物专家鉴定,它是中国目前发现历史最早且从未间断使用的发酵池群。文化层面,“刘伶醉酒”倡导生活的美好,将刘伶的精神完美的融合在酒中,让每个人以刘伶自由、逍遥和任达的情怀举杯,去面对生活的美好。
酒食风,酒与饮食文化的生活读本,专业解读,美学鉴赏。中国最大的自媒体社群平台JMedia(界面联盟)成员。已经入驻微信(公众号:jiushi-feng)、界面、凤凰、网易、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新浪微博(@酒食风)等多个平台。
投稿/合作请联系:jiushi_feng@163.com,2450907049(主编微信)。
说明:文中若有错误、版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马上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