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不纳,事不成

作者: 微风拂来 | 来源:发表于2023-09-02 14:32 被阅读0次

     有语“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善听忠言则胜,不听忠言则败。齐威王虚心纳谏,战胜于朝廷;唐太祖听谏如流,成贞观之治;楚霸王不听亚夫言,致使兵败自刎乌江;隋炀帝不听忠言,三征高丽而亡国。多少事,多少人,证明听善言的重要。回想官渡之战,袁本初何尝不是不听忠言而亡的。

       袁绍生于四世三公之家,背景雄厚,能人义士多依附。有好的出身,好的起点,事业也顺利,在群雄逐鹿是优势更大,然却在官渡之战大败。在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混战之时,论实力袁绍可为是实力最强的。占据最好最大的土地,兵多将广,能臣智士不少,却败于官渡。无论是将士勇猛,还是谋事的计策、作战物资都于曹孟德。这些都表面的强大,而非实际的强大,一个人有最好的刀剑,无好的身手,比武总会输给身手好的。谋士再有智谋,不听定然失败。

        “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田丰建议很有用,若听从必然,与曹操重创,胜利的天平倒向袁绍。“袁绍遣颜良攻刘延。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结果颜良被杀。“沮授又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绍不从。”若采纳建议,在长久的消耗战中必定胜利。“沮授说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於表,以断曹公之钞。”绍复不从。”后乌巢起火,粮草被烧。官渡之战的胜利倒向了曹孟德。“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不从。”忠言未听,失败难以避免。

       田丰、沮授都是当时名士,其谋略不亚于诸葛孔明。袁绍不听忠言,再好的计策,没有实施,有什么用了。田丰、沮授多次进言,袁绍多次都未听从,阿斗难以扶起,袁绍更难扶起。做好的牌,到不会用的人手中,和烂牌一样。

       听人劝,犯错少,易成事。人非完人,总会有不足之处,存在视觉盲区,人的眼睛就看不到自己的脸,自己的背,所以需要他人帮们。信任人,听人言,弥补不足,以求完美。

相关文章

  • 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部,第十五章,第三节)

    第十五章 昙花一现纳忠言 第三节 纳忠言 赵佶坐殿,皇太后向氏垂帘。向太后政治...

  • 学道十戒(图)—道德真源

    来源:道德真源《佳文赏析》栏目1519篇 编辑制作:东方阳熹 一、戒立志不坚,徒染虚名; 二、戒心胸狭窄,不纳忠言...

  • 21期训练营作业(1)

    少年游 端午 端阳节令倍多情,感慨又重生。粽香四溢,艾符趋习,蒲酒惹人酲。 忠言不纳何沉死?留下楚...

  • 《资治通鉴》故事选(手抄本)一百一十一

    一百一十一、不纳忠言身遭杀戮 公元301年(晋永宁元年)3月,西晋齐王司马商(原来的字,是商字的下半部分,也就是囧...

  • 志不坚,事不成

    当初信誓旦旦立的flag为何轻易就被大风吹倒?核心原因在于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无能归因到客观因素上,编造各种自欺欺...

  •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

  • 忠言可以不逆耳

    当孩子事情没有做好,或者当课上我们的学生不守纪律时,你们会怎么做呢?通常我们会习惯性的指出孩子们的缺点,甚至会...

  • 李斯语

    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

  • 三国演义//骂

    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

  • 人民日报 金句|素材

    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举例: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忠言不纳,事不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px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