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渔父》

我读《渔父》

作者: 李姆妈 | 来源:发表于2020-11-11 21:10 被阅读0次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宁赴湘流,葬于江河鱼腹中”每每读到此,我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为这一个“宁赴”,为屈原的誓死坚持。

年近不惑,早已习惯了被“与世推移”,尽管在更多时候是那样地不情愿,但却无能为力。我想:这是我的悲哀,或许也是更多芸芸众生的悲哀。而屈原的价值就在于:他让我们于悲哀之中看到了挣脱超越的可能。虽然我们根本无法做到,但作为一座永恒的精神坐标耸立在那里,我们总还是能受到百般鼓舞的。

人人都倾心于渔父的洒脱,曾经的我亦如此。总觉得渔父是更智慧的长者,让我们能学会在不平衡的社会环境中完成一个平衡的自我个体。但随着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疑惑,也越来越怀疑,学着“与世推移”我们就真的能得到自我的平衡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毕竟我们不是渔父,我们终究还是无法坦然地唱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歌谣。因为我们根本无法跳出世俗的圈子去审视世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只是因为我们自身的眼界格局修养的不够而受到了限制。终究我们不是圣人,所谓的“不凝滞与物,而能与世推移”是有先决条件的。我们经常地被世间的各式名和利所困扰牵制,我们为之周旋,为之奋斗,试问: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你如何做到“不凝滞与物”?如何游刃有余地去“与世推移”?进而去得到并完成自我个体的平衡?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不管是渔父还是屈原,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其实都是无从选择的。因为我们资格不够,唯余,还是俯下身来继续修炼自我吧!

相关文章

  • 我读《渔父》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宁赴湘流,...

  • 读渔父

    又孤陋寡闻了,在女儿买的书里见到了这个作家的作品。 一口气读完了这篇,很震撼。惊讶于她直白的文笔,惊讶于她笔下的父...

  • 蜕变

    ----我读《渔父》 屈子大作《渔父》寥寥200余字带我们到那个诸侯割据,思想争鸣的开放时代。让我认识到屈原不只是...

  • 我读《楚辞》之《渔父》

    十几年前读到阎真的官场小说《沧浪之水》,由此了解到了屈原的《渔父》这首诗。阎真取此为书名,意在追问知识分子在权利面...

  • 读庄 渔父

    世道何能有序伦,各安本分莫相侵。 非职犹事劳身体,从欲无择害内心。 畏影不知荫下处,忧痕岂有动中寻。 尔曹多少难及...

  • 每年被纪念的屈原,竟然不如一个渔夫

    每读一次《渔父》,都让我产生不同的思考,而且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答案是皆然不同的。在《渔父》中反映出两种人生态度:...

  • 周朝简牍:乱点鸳鸯谱的《楚辞》

    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当知《离骚》为屈原最后一篇赋。之前,渔父点破他归郢幻想,心灰意冷,作《渔父》,作《怀沙》...

  • 第417篇|能去八疵无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读庄子渔父 渔父一文,又描写了一位隐逸的有道者,守真顺天的思想一脉相承,即便不是庄子所作,也必定出其后学。 在...

  • 读《渔父》,学写作

    父亲,你想过我吗? “虽然只做了十三年的父女就恩断缘尽,他难道从来不想?”我常自问。然而“想念”是两个人之间相互的...

  • 读简嫃《渔父》

    简嫃的《渔父》,我第一次读时,少了些耐心,觉得有点长。读毕,没想到竟会反复。 据说作家多是天才,拥有敏锐观察力、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渔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py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