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风波

作者: 信天翁_ | 来源:发表于2020-09-11 23:52 被阅读0次

杨光的哥哥要结婚了,妈妈跟他说:把相机当结婚礼物送给哥哥吧,没用过几次,差不多也是新的。

杨光欣然答应。

毕竟自己刚毕业没多久,存款不多,如果能把相机当做礼物,然后包一个大小合适的红包,自己的经济能承受,看上去也还得体。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妈妈又补充了一句:反正你拿去也只是拍些花花草草猫啊狗的,浪费了还不如送给哥哥,可以把婚礼现场拍下来,以后都是纪念。

杨光无顿时像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母亲还在继续说着:你不要心里不舒服啊,这个相机不是不给你,只是礼物总得送,反正放在你这里也是浪费,还不如送出去。

杨光心里更别扭了,但也只得耐着性子回答:我没有心里不舒服,我很愿意把相机送给哥哥。

说起来杨光对相机也没有处置权,相机是妈妈买东西时抽奖得的奖品。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专业相机,就是常见的卡片机。未开封的相机被妈妈原封不动地精心保存了一年多,后来妈妈怕机器放太久会放坏,才拿出来给杨光拿去玩。

有一次杨光去踏青,带着相机去拍了一些山水夕阳什么的。杨光自我感觉拍得挺好,同行的几个玩伴也说好看。回来之后拿给妈妈看,妈妈说:你这拍什么乱七八糟的,怎么一个人都没有?

杨光觉得莫名其妙:拍得好看不就行了吗?为什么一定要有人?

妈妈不以为然的说:风景再好看,有什么用?你不把自己拍进去,谁知道你去过那里?

杨光瞬间无语了,他没有再用过相机。只有在妈妈觉得配得上的重要时刻,才会在妈妈的授意下,把人拍进去。但妈妈只记得杨光爱拍一些乱七八糟的“没用”照片。

决定把相机送给哥哥之后,妈妈每天都会嘱咐杨光一两次:

“你可别不高兴啊,妈妈这不是偏心”

“哥哥这么些年对你那么好,你送他个好点的礼物是应该的”

“下次再中奖肯定给你,这次就先给哥哥”

“就是一个相机,你可不能对哥哥有意见啊”

杨光对哥哥没有任何不满,但对妈妈的唠叨却真的有些不耐烦了,回答也越来越敷衍。也许是感觉到杨光的不耐烦,妈妈的嘱咐反而越发啰嗦起来。

对于妈妈的唠叨,杨光从不耐烦、到愤怒、再到麻木。杨光想起了契科夫的《小公务员之死》,以前他很同情那个卑微致死的小公务员,但是现在,除了同情小公务员,他也很同情那个不断被打扰的光头领导。

终于妈妈觉得嘱咐得够了,觉得杨光内心的不满已经在自己的谆谆教诲下消磨殆尽了,便心满意足的在内心的教子有方功劳簿上又添上一笔。

后来杨光并没有得到妈妈第二次中奖的相机——好运气不是随便就能碰上的——不过妈妈也不再担心杨光会因相机记恨哥哥了。因为彼时人们已经用起了智能手机,拍照的功能不比卡片机差多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机风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rv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