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湖边看书

作者: Hello花牛 | 来源:发表于2023-11-19 10:53 被阅读0次

    昨日周末,我在湖边看书,阳光异常的温暖,像初春的阳光。我的内心很平静,比任何时候都平静,像平静的湖面,波光粼粼,那是风与水在交流,而我与作者在对话。

    如此温暖

    读完认知觉醒之后觉得感受收获非常多,中间读了《小日常大奇迹》,感觉还是没有老师的书更能刺激我的大脑,于是我便下单了老师另外两本书,都非常感兴趣,这本认知驱动,我理解的是觉醒才是第一步,行动才是重点,一起来探索吧。

    光是前言就足以让我很心动,“为什么我们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为什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隐藏了一个看成长看不见的成长陷阱。

    向内成长还是向外成长。

    向内成长就是自身的成长,学习阅读,跑步,早起这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而向外成长则是做更有价值的事,对别人有价值的事情。

    一般人享受向内成长带来的成长喜悦,但是忽略了作品意识,也就是忽略了向外输出的意识。

    我们时常看到在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自各自成长的轨迹,比如今天跑了多少公里,今天参加了什么比赛,获得了什么成就,但很少见到有人晒,我今天又帮助了多少人?产生多大的价值。

    这也很正常,因为这是人类普遍的规律。其实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一旦我们就克服了便会领先一大批人。什么人偏向向内成长而忽略向外成长呢?

    因为向内成长自己说了算,今天跑5公里,明天跑10公里,今天可以阅读这本书,明天可以读那本,准确的说是我们取悦了自己,让自己变得开心,也能感觉到自己的成长的带来的改变。

    但是向外成长这一观点并不由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由外界的评价说的算,别人买单那才是你真的有价值。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用户最终是否为你买单,取决于你对他们产生了多大的价值。对于这个模式而言,就相对难了很多。人类的本性又是急于求成,趋利避害,所以我们就更习惯于向内成长。

    有了上面的认知,我们便可以调整自己,做出新的选择,可以多输出,多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使做的不够好,但是也要在争取在能力范围之内好一点。

    如果你要读书,就一定要把书中的心得感受体验写出来,并且去践行书中的理论。这也是产出,比起那些读了就完事儿了,就稍微有价值一些。我翻看自己之前读的书,画的横线倒是特别多,但是记录的文字却很少。本书读完了之后,到底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价值?自己是否在生活当中真的去践行了这些知识,是读完一本书之后更重要的事情。不断提炼作者的思想。如果你做的这些事情恰巧也能帮助别人,那对别人而言就是有价值的。

    打造技能必须有产出,即使刚开始不完美没有关系,只需要持续产出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打磨技能的过程必然是艰辛和痛苦的。作者说他在写好一篇文章的时候,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反复推敲一段话的表述,有时候甚至一两个小时过去,还没有任何进展,或者是说写了一天却要推倒重来,每次都死磕,直到形成自己满意的原创作品。比起那些只读不写的纯学习,这不知要艰辛多少倍,但这一切都非常值得,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希望。

    作者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写了认知觉醒这本书成了畅销书,收到读者大量的反馈,有人说“感觉这本书就是为我而写,此书与我如同再造之恩”。正是因为做了一件对有益于他人的事情,不断地打磨自己的产品。有价值的东西永远都是稀缺的。

    好在我们已经遇见,便不会再错过。

    继续探索作者的心法和技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湖边看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xm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