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六·二二】
雍正间,孙文定公作总宪,李元直作御史,陈法作部郎:三人嶷嶷自立,以古贤相期,京师号曰“三怪”。余出孙公门下,采其行略,为作神道碑。后与李公子宪乔交好,为撰墓志。惟陈公观察淮扬时,余宰沭阳,隶其属下,亲承风采,平易可亲。及河帅白公被罪,公独以一疏保之,致革职戍边。信异人哉?仅寄其《卧病》诗云:“高卧新秋及暮秋,酒场文社废交游。萧疏鬓发愁潘令,清瘦形骸笑隐侯。尽日闲书留枕畔,经时残药贮床头。世情肯信吾真懒?奈是维摩疾未瘳。”公字世垂,贵州人,癸巳进士。
孙文定,即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等职,此后历任国子监司业、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宗人府府丞、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二月,孙嘉淦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文定。
总宪,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御史台古称宪台,故称。
李元直,(1686—1758)清山东高密人,字象山。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进士。雍正七年(1729年),李元真考选四川道监察御史。屡次上书,敢于直言,雍正帝虽不快,但嘉其直言,将广东进贡荔枝赐之。雍正八年(1730年),奉命巡视台湾,疏请增加养廉银以杜绝馈赠。不久因直言得罪巡抚,被以“干预行政”之名弹劾降级。次年(1730年),李元直告老还乡,不再从仕,家居二十余年而卒。后来,御史李慎修亦有直声,与李元直并称“山东二李”。京师称元直为“戆李”,慎修为“短李”。《清史稿》有传。
陈法,(1692-1766),字世垂,一字圣泉,晚号定斋,清朝贵州安平(今平坝县)人。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举人,同年秋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部河南司郎中,顺德和登州知府,山东运河道、江南庐凤道、淮扬道,大名道。为官清廉,悉心研究治河方略,以亲身体验著成《河干问答》一书,总结了历代治河经验,对后世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有重要参考价值。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河道总督白钟山被弹劾,陈为之辨解,被革职发配新疆。到新疆后,他见当地无水井,乃亲自踏勘,掘地得泉,人民感其恩,取名“陈公井”。后遇赦归里,潜心治学。主讲贵山书院廿余年。
嶷嶷,音yí yí,释义:1、幼小聪慧貌。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乳下秀嶷嶷,椒蕃泣喤喤。”2、高耸貌。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山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3、形容道德高尚。宋·王安石 《主客郎中叔祖墓志铭》:“嶷嶷之节,因时乃发,曰黜予咎,匪仇予遏。”4、形容壮盛、威武。清·姚鼐《四川北道按察使鹿公墓志铭》:“公之在官,嶷嶷刚毅;公之在家,愉愉孝弟。”
神道碑,指的是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多记录死者生平年月,所作贡献等。神道即墓道,碑,指的是立在墓道上的碑。记录帝王大臣生前的活动,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记录。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记述汉杨震碑首为:“故太尉杨公神道碑铭”,则神道碑之名,汉已有之。神道碑文原较简单,一般只称“某帝或某官神道之碑”。后来纪事渐趋详细,成为人物传纪的一种变体,并多收入作者的文集。
李宪乔,(1746年—1797年),字义堂,一字子乔、义堂,号少鹤。山东高密人。清乾嘉间“高密诗派”的代表人物。乾隆三十年(1765年)拔贡,四十一年(1776年)举人,中举后虽步入仕途,但心境仍不脱贫寒之气。乾隆六十年(1795年)知归顺州事,明敏刚断,有政才,礼士爱民。尤工于诗。政暇,常以教州人士。州人粗知韵语,皆宪乔所教也(《镇安府志卷二十二·循良五》)。为桂林李厚斋、秉礼父子环碧园上客。工诗文,善书、画。袁枚称赞宪乔诗“高淡可喜”,是“今之苏子瞻也”(《随园诗话》)。著有《少鹤内集》、《鹤再南飞集》、《龙城集》、《宾山续集》、《拗法谱》及附《通转韵学》,编有《六家诗选》(陶、王、孟、韦、储、柳)、《韩诗臆说》等。生平事迹详见《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诗人征略》卷四等。
河帅白公,即白钟山,(?—1761年),字毓秀。汉军正蓝旗人。雍正初以户部笔帖式,累擢至江苏布政使。雍正十二年(1734年)授南河副总河,旋擢河东河道总督。乾隆四年(1739年)曾疏请增建闸门,浚复漳水故道,以调节漳、卫水量济运。七年(1742年)调江南河道总督,后以陈家浦决口呈报不实,夺官。二十二年(1757年)复为江南河道总督,时黄河先后决口于张家路和孙家集,造成南高北洼,泥沙淤积,河床增高。乃建议于南岸疏浚引河,加厚岸堤,并于北岸增设土坝,以防河水改道。治水多年,于河防事多所补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卒。谥庄恪。
潘令,音pān lìng,意思指晋潘岳。岳曾为河阳令,故称。唐·卢纶《送申屠正字》诗:“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楼应伴庾公闲。
隐侯,音yǐn hòu,南朝·梁·沈约的谥号,出自《梁书》卷十三《沈约传》。唐·吴仁璧《南徐题友人邻居》诗:“待到秋深好时节,与君长醉隐侯家。”按,沉约居处俭素,立宅东田,瞩望郊阜。 隐侯家,泛指郊野居处。
维摩,即维摩诘,维摩罗诘、毗摩罗诘、净名、无垢称、金粟如来、净名居士、维摩居士。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据《维摩诘经》所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位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大菩萨。这位大菩萨早已成佛,他才智超群,享尽人间富贵,又擅论佛法,深得佛祖尊重,也是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心中的楷模。有一次,他称病在家,惊动了佛陀。佛知道维摩诘菩萨只是诈病,所以派去了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去探望。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互斗机锋,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连珠,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呆了。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倍加推崇,人们对维摩诘菩萨也更加崇敬了。
瘳,音chōu,字从疒从翏。“翏”意为鸟飞跑了、“疒”表示疾病,两者合起来表示疾病飞跑了。本义:疾病消失了。《说文解字》:瘳,疾愈也。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