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小记06/09玉石中的美学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2-09-06 23:07 被阅读0次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和我们现在见过的猪的样子非常相似,最特别的是它的眼睛,线条流畅平滑,就像是一刀下去刻成的。出土的另一大神兽“碧玉龙”集合了猪的脑袋、马的鬃毛和蛇的身体,碧玉龙通体墨绿,透露出一种莫名的威严感。它高昂着,鬃毛高高地向后飞扬,就像是在天地间遨游一样。

碧玉龙的造型接近闪电。可能在古人的意识中,闪电是支配雨水的神灵。粮食的保障离不开阳光和水,而一旦气候干旱,生活便会受到影响。雨就成了生存下去的关键。因此考古学者认为原始人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出的碧玉龙,可能是巫师用来乞求雨水的法器。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碧玉龙的背上能找到一个小孔,如果拿根绳子穿过,再系起来,就会发现龙头和龙尾竟然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在那个没有精密仪器测算的时代,很难想象原始人类为了找到整块玉料的这一个平衡点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马未都老师在《收藏历史与文化》里说:“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原则,或者说第一原则,就是对称。〞而早在几干年前的这块碧玉龙身上,原始先民或许就己经开始有了对称美学的概念。

在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玉琮王重达6.5 千克,内圆外方,中间被一个圆孔穿破。考古学家根据这样的造型特征,提出“方器象地,圆器象天;琮兼方圆,正象征天地的贯串”的观点,认为这是我们的祖先有了“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而早在《周礼》就有这样的记载“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

原来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玉的方圆之间完成了和天地的沟通,更奠定了中华民族审美观的基石。

相关文章

  • 先秦小记06/09玉石中的美学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和我们现在见过的猪的样子非常相似,最特别的是它的眼睛,线条流畅平滑,就像是一刀下去刻成的。出土...

  • 先秦小记-09-06

    自我反思,我回头看了自己前5天的心得,又去看了同学们的分享的心得,他们写得真好,用黑体标明章节一目了然,我今天也学...

  • 先秦小记05/09II玉石的发展

    中国玉器的艺术发展史上的两大高峰分别是红山文化(距今五六千年)和良渚文化(距今四五千年)。它们是南北方玉器艺术的代...

  • 先秦小记04/09II玉石的发现

    考古学家们猜测,原始的人类在日复一日的劳动生活中,有一天累了,在河边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他们意外地捡到了一些神奇的石...

  • 读书|《审美谈》第十五章/倾向性和艺术性-15

    2020-06-09 这一章或许要倒过来读。在这一章的后半部,作者说: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关系,早在先秦的美学思想中就...

  • 先秦小记08/09:梦回先秦

    今天满课,中午听书的时候我迷迷糊糊睡着了。朦胧间,我听到有人在喊我。 迷迷糊糊的起来,发现我走在河岸的旁边。吓得我...

  • 先秦小记-09-09

    读《中国史钢50讲》第13—14章, 第十三章司马家族事业的断崖式下跌 西晋未年的天下大乱,不仅仅是司马家族自己的...

  • 先秦小记01/09

    资料上显示: 先秦时期是指,旧石器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 一年的陪伴,就从这里开始。 在哲学...

  • 先秦小记09/89

    周文王逝世后,其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 周武王以弟弟周公旦为辅佐,以姜太公吕尚为军师,召公、毕公等贤臣为主要助手,...

  • 先秦小记09/02

    读《施展.中国史纲50讲》3000多年前的武王伐纣、周朝取代商朝开始,一直讲到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奇迹。在草原、在高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小记06/09玉石中的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yu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