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戏》教学后记

《社戏》教学后记

作者: 简_丹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06:10 被阅读0次
《社戏》教学后记

回顾本课进程:

第一节:预习课(学生素读文本、写初读感受、质疑)、课后作业(课本思考探究一: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第二节:学概括

从标题入手,概括文中主要核心事件(赵庄看戏),再根据课本思考探究题的提示,按课文行文顺序进行事件概括。

错误做法:用划分段落来禁锢学生思维。

反思:教师没有细致审题,导致课堂的慢、费、差。

反思调整:

《社戏》这篇经典课文,可以多角度设计,如主题型文本设计、语用型文本设计、写作型文本设计。

第1.2课时:主题型文本设计——聚焦《社戏》之“好”

1.“好”处:民风淳朴、游戏好玩、人情好、风景好……

2.最“好”处:

3.为何有这些“好”?

第3.4课时:语用型文本设计——向《社戏》学写事(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步骤一:用四字短语概括事件;(学概括学案辅助教学)

步骤二:重点关注赵庄看戏

赵庄看戏融合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步骤三:课堂练笔写一件事(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对照多种表达方式的要求修改习作。

附学案设计:

概括段意的八字原则:

“明确”: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段主要写什么。

“完整”:该概括的要点不能遗漏。

“简要”:语句要简洁,做到言简意明。

“通顺”:语句要通顺。

几种段式                  概括段意的方法

总分关系                    摘句归纳法

平行(并列)关系    合并归纳法

顺承关系                  提问法

因果关系

递进关系

转折关系

一、摘句归纳法

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芳香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用抓重点句概括段意需要注意的问题:

1、酌情加工整理,压缩重点,尽量简练

2、用代词作为主语的,就要把代词换成人物的名称

3、句子是感叹句或疑问句的,一般要转成陈述句

二、合并归纳法

一个段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很难分辨主次,概括段意时,就必须把几个并列的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

例: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共有四层,分别从鲸的食物、呼吸、睡觉、生长等四个方面介绍鲸鲸的生活习性。

归并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归并法绝不是几个意思的简单相加,而是要把各层意思提炼出来,有时还要进行高度地抽象概括,再组织语言加以归纳。

三、提问整理法

一个段落总有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在阅读时,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思考,找出作者要叙述的主要意思和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然后把它们整理成段落大意。

例: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颗一颗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林裸露的土地。

什么原因让小山村发生林什么变化?人们乱砍乱伐,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顺承段式用提问题法的三种情况

(一)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各段应突出在什么时间,发生什么事

1、写人,一般问:什么时间,谁做什么,什么怎么样

2、叙事,一般问:什么时间,事情怎样

3、写景,一般问:什么时间,看到什么景物

(二)按照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的,一般突出位置的转移

可以问: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货怎样

或者问: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三)按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的,一般各段段意应体现事情的全过程可以问:什么情况,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四、取主舍次法

因为段意要求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所以就得取主要内容舍去次要内容。

例: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1层讲我和闰土见面时的情形;第2层讲闰土来到城里的感受。

取:我和闰土见面时的情形

相关文章

  • 《社戏》教学后记

    回顾本课进程: 第一节:预习课(学生素读文本、写初读感受、质疑)、课后作业(课本思考探究一: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写了...

  • 如何写教学后记

    要写好教学后记,首先应明确教学后记应记录哪些内容,教学后记的内容是教学实践的反思、评价、总结。 1.记下成功...

  • 《社戏》教学手记

    《社戏》是一篇小说,备课时我考虑要不要从重点强调小说三要素的角度入手授课。结合单元目标“感受民俗”,又考虑到九年级...

  • 《社戏》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童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长大后,回忆往事时,更是怀着一种浪漫情...

  • 《社戏》教学设计(夏海芹)

    人生若只如初见 ——《社戏》教学设计 文/夏海芹 一、学习目标 1.看社戏,谈感受。 2.析人物,解乡情。 3.游...

  • 《社戏》教学反思(3)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我曾经彷徨过,...

  • 《社戏》教学设计(上)

    设计思路:抓住篇末点题之笔:“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

  • 《社戏》教学设计(下)

    (2)、景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A.平桥是乐土: a、平桥村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我心中又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b...

  • 教学后记

    班级:17会计 科目:计算机基础 难题:人数多,教师忙不过来。 解决策略:分组,推选小组长,帮忙辅导和检查作业,课...

  • 教学后记

    今天学习17课生字时,可能是放了四天假,很多孩子没摸书。抽签选择领读小老师时,第一个孩子领错了两个词,我想加强一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戏》教学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zf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