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2092/24857dab6fb32beb.png)
看完蔡崇达写的《皮囊》这本书好几天了,作者写的父亲形象,还在我的头脑里萦绕。我总是不自自由地想起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年轻时候意气风发,勇敢地挑起一家人的重担;后来有了儿子之后,生活被动发生变化,父亲也有了短暂的逃避和迷茫;再后来,父亲外出做事,赚到钱回家盖房,做生意,一赔再赔;再之后生病,跟疾病做斗争;他的父亲在风雨天的那个下午,发生的一系列挣扎和妥协,我每次想起,就心痛而且深深理解。
每个父亲都曾经是孩子,但每个父亲也会长大,每个父亲也不可避免的会生病,更会不可避免地离去。
每次想起作者的父亲,我就会再度想起我自己的父亲。
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概括父亲和我过往的关系,这些关键词就是慈爱、溺爱、敬重、生气、抱怨、释然。
这些关键词,串起来父亲和我的所有过往。
这个雨天的下午,我和父亲的所有往事记忆,再次扑面而来,像外面细密的雨丝一样,将我包裹得严严实实、透不过气,让我必须写下来,才能稍微轻松一些。
我是父亲的第五个孩子,在我之上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但第一个哥哥很小的时候因病夭折。我不知道父亲有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特别开心,特别幸福,也会经常抱着这个孩子一起玩耍。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2092/99aca77c1bc35f38.png)
我从记事开始,就不记得父亲抱过我,母亲说自从第一个孩子夭折之后,后面的孩子父亲都不怎么抱了。那么这样的父亲怎么会给我慈爱的感觉呢?
我小时候的很多衣服,都是父亲出差时候买的。我记得有很花哨的粉色裙子,有可爱的毛线围脖,有很洋气的棉袄,还有袜子和手套,这些父亲都会给我和姐姐买。而通常这些衣物都应该是母亲准备的。
记得有一年春节,妈妈给我和姐姐做了新衣服,但爸爸觉得这些衣服不好看,就又重新给我们买了新衣服。
父亲买衣服的眼光一向都很好,每次买给我的衣服,我都很喜欢。中学时候,父亲为我买了一件绿色小格色的小外套,样子很洋气,穿起来更是特别舒服,这件衣服的样式在当时的农村是很少见的款式。我的同学们也都很喜欢这件衣服,总有人会借去穿一穿。中学毕业时候,这件衣服居然不见了,后来发现穿在了一个爱美女同学的身上。
父亲那时候做生意,经常出差。有一年他去三峡那边出差,把我也带了去。那是我第一次跟父亲出差,父亲在工作之外又带我去了当时的三峡大坝游玩,还带我去他的客户家里吃饭。那是一次我非常难忘的外出经历。不仅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锻炼了我的胆量,让我很多年后一个人独自外出一点也不害怕。
父亲给我买吃的,买穿的,买书,我能感觉到父亲对我的爱。但事实上父亲那时候是非常严肃的,他平常很少对我们笑,我儿时记忆中的父亲一直都是一张严肃的黑面孔。父亲的慈爱好像只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语言上。
父亲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很严肃,但偶尔也会露出微笑的样子。但这样的时候很少很少,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件事会让父亲开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2092/a370949152e90680.png)
我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有事想用钱,但父亲却不在家。我思来想去,就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情,撬开了父亲放钱的抽屉,拿了50元钱,然后给父亲留了一张纸条。
父亲回来之后,发现了纸条,却没骂我,也没说我,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看到父亲的态度,我忐忑许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父亲对我终究还是溺爱了,这件事他没有指责我,助长了我的大胆做事主意。后来有一次,我因为一些事情死活不去念书,妈妈气得打我、骂我,我就是不去念书。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是拿了一些苹果,说送我去念书,我的眼泪一下了掉了下来,乖乖地跟着父亲的身后去了学校,父亲始终没问我什么原因不想读书,更没有因为我的叛逆行为打骂我。
再后来,我私自退学,都没有征询过父亲的意见,也没有告诉父亲退学之后的结果。而父亲对于这些事情其实都是知晓的,却始终什么都没有说。
我是很多年后才知道,父亲当时其实是知道我做的那些事的。但他一直保持了沉默,让我自己慢慢体会生活的艰辛,慢慢体会和决定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慈爱的父亲,用他自己的方式给了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那些漂亮的衣服和美味的零食,让我的农村童年,过得很丰富。
溺爱的父亲,用他自己生活的态度也给我上了一堂课。路是自己选择的,跪着也要走下去。我有时候会想,如果父亲当年对我做的那些事情,横加指责,我可能会更叛逆,会跟父亲对着干,会去做更多出格的事情。但沉默的父亲,在那些事情发生时候的态度,在当时对我其实是有无形的约束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2092/24f718215f4b56b6.png)
我之后再也没有做过那些事情,再做其它事情的时候,都会思考和考虑后果。比如退学这件事,我始终心有愧疚,所以后来的我在走上社会以后,一直都没有停止学习;这更是我现在认真学习的力量和原因。我始终觉得对不起父亲,我不应该让父亲失望。
父亲的形象在我的印象一直都是高大的。因为那时候的父亲一个人撑起了一大个家,这个家有我们自己的小家,我们兄妹几人在当时都完成了基本的学业;虽然当时不知道读书的未来如何,但父亲依然供我们兄妹四人同时都读完了中专;那时候的中专收费是很贵的,所以那时候一个农村家庭能供四个孩子外出读书,也是很了不起的。
父亲不仅供养了我们自己的这个家庭,连外婆一家人,大姑、二姑一家人,还有一些亲戚,都得到了父亲的很好照顾。几个舅舅如果没有父亲的帮助,是不能顺利结婚的。而外公、外婆的丧事也都是父亲帮助做的料理。
两个哥哥的婚事,也在父亲的操持下,都顺利办完。
后来母亲生病几年,父亲也给了母亲应有的照顾和安顿。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很有能力,也很有威严,更有父亲的担当。他就像一座大山,在那些年给了我们庇护和踏实。
父亲的高大形象在母亲去世开始有所改变。母亲去世之前,我常年在外,跟家人的交流本就不多,跟父亲的交流就更少。母亲去世之后,我看着父亲一个人在家,很孤独的样子,就建议他跟我一起去我工作的城市,父亲答应了,并且跟我一起去了那个城市。
但这一去,就发生了更多的事情,让我和父亲的关系开始变得很僵,很多年都无法缓和。
父亲那时候在我工作的城市,待不了几天,就着急要回家;而回家没多长时间,又想出来散心;就这样反反复复。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2092/a31d27e8f4c760e1.png)
那时候的我,工作、收入和婚姻都是不稳定的,看着父亲这样来回折腾,心里就很焦虑;一焦虑说话就会口不择言,就会很不客气,就会忘了自己为人子女该有的态度。我最混账的时候,会直接挂掉父亲的电话,会愤怒地摔电话,也会跟父亲争吵。
在好几年的时间里,我和父亲的关系都是紧张的。我们不能通电话,一通电话就会吵架。
我对父亲的所作所为,从生气到失望又到愤怒,那种情绪压抑在心里久久不散。
我希望父亲按照我的建议去做一些生活的改变,但父亲拒绝我的任何建议。那些年,我们父女俩几乎没有一次通话是敞快的,愉悦的,彼此都满意的。
我给他买的吃的,他不满意;我给他买的衣服,他也不喜欢;我给他买任何物品,他都不想要。
对于父亲,我的情绪一直都是委屈、不解、无奈、伤心。
在《皮囊》这本书里,作者的父亲就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会犯错,会糊涂、会担当,也会给孩子最深沉的父爱,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父亲,一个最普通不过的父亲。
我的父亲何尝不是如此呢?年轻时候的父亲受人尊重,自己做生意,越做越大,得到那么多人的赞扬和爱戴,也给家人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时候的父亲,就是一座坚实的大山。
中年的父亲有了生活的压力,有了爱人离开的忧伤,有了生意颓败的结局;面对生活强加给他的这些,他都要承受,但他无人诉说。孩子们都在忙自己的所谓事业,跟他无法沟通,也不了解他的内心压抑。
年老的父亲依然有着自己年轻的担当,他不想成为子女的拖累,他自己生意的债务,坚持要自己还,他帮不了孩子们,但也不想给孩子们增添更多的负担。所以他坚持外出打工,在70几岁的年纪,还坚持外出打工。
回想那几年跟父亲的争执,我现在知道我是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2092/568c16f923ffd204.png)
父亲始终还是那个顶天立地的父亲,哪怕只是顶起我们家的那片天。
父亲也终究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情绪的发泄,也需要人理解和关心,更需要子女对他的尊重。
父亲现在七十多岁了,终于服老,不再外出打工。我也终于明白了父亲之前那些年的所作所为,也终于体会到了父亲的无奈和艰辛。
父亲就是我的父亲,他对我的爱或许无言而沉默,但爱终究是存在的。
父亲老了,我应该让父亲安心地做他想做的事,不再顶撞他,也不再给他任何我以为的好的建议,他的生活应该由他做主。
而我,静静地守候就好。
父亲不仅仅是兄妹几个人的,更是我自己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我做好我自己就好了。
当我想明白这些事情,心一下子就释然了。《皮囊》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真的是一剂解药,让我这个中毒已深的人,一下子解脱。
父亲不应该是我以为的压力,更不是我想象的压力;父亲老了,是正常的;父亲病了,也是正常的;父亲生我的气,是我自以为是;父亲其实就是这个世界给我生命,养育我成人的,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亲人。
对待亲人,不用讲道理。
对待亲人,用爱就对了;而爱一个人,还有条件和要求吗?我终于对父亲、对自己释然。
父亲,当我看到你现在消瘦的面庞,听到你现在苍老的声音;我知道,接下来我该做什么了。
父亲,现在你要好好保重,等我尽快回家乡去陪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12692092/8b073e239ea7a4ca.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