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卷有益,阅读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方式,既可怡情娱兴,也可博采众长。人有三六九等,书有优劣之分,唯有美文能把阅读的快乐发挥得酣畅淋漓。
什么样的文章才称得上美文?相信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标准,正如一千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文章好不好,看一眼就会知道,就像判断一个女人漂不漂亮,也只需要一眼。
自古美文如美人,今天我就用美人的标准来定义美文,这样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尤其是像我一样的男人。
一、好听的名字。美人的名字叫做芳名,所以必须拥有一个清新脱俗的名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遐想。如金庸小说人物王语嫣、木婉清、周芷若,如港台资深美女林青霞、张曼玉、关之琳,内地明星徐静蕾这个名字也是不错,至少比圆圆和冰冰要好听。文章的标题就如同一个人的名字,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也就是说,拟一个引人欲罢不能、亮丽到耀眼夺目、言简意赅,标题可为文章增光添彩,它能牢牢吸引住读者,使人有兴趣读下去。
二、漂亮的脸蛋。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颜值出众的人走到哪里都倍受欢迎。有人天生丽质,那是上帝的杰作。有人美容化妆,那是人为的打造。一个人的印象分,主要是靠颜值。所以说世界上最贵的蛋既不是恐龙蛋,也不是天鹅蛋,而是一个人的脸蛋。关于写作,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语文老师也曾经教过我们“凤头猪肚豹尾”这套写作技巧,文章开头要像“凤头”。所有这些,无非是说开篇落笔就要引人入胜,像凤头一样俊美、鲜明、精彩,可以引人注目。好的开头,新颖、生动、紧扣主题,能为整篇文章打开思路,能为文章顺利发展打下基础,勾起读者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二、完美的身材。美女的身材必须婀娜多姿玲珑有致,该凸的地方凸,该凹的地方凹,富有曲线美,这样的身材一看就知道很有料。美文也是一样,要合理布局,用心经营,段落的起始,字数的控制,修辞的运用,文章的润色。前人早就有这个意识了,因此将谋篇布局比喻成建造房子,不同的房子都有各自的建筑美,生动而又形象。如此构思精巧文章,方可给人一种亭亭玉立之感。曼妙的体态有如下两类,一为高挑苗条之美,则文有磅礴奔腾之势。二为灵巧丰腴之姿,而文有精粹深远之意。细细探究,其中大有乾坤。
三、丰富的内涵。一个漂亮的女人,若是没有文化修养,会被别人称之为花瓶,美则美矣,总感觉差点意思。文章也是这样,如果只是优美词藻的堆砌,毫无思想内容,就很容易陷入华而不实的泥沼,被读者评价为无病呻吟。美文必须独具风采,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好比江南佳丽,总有她的动人之处,或清纯甜美,或妩媚多情,或优雅端庄,或娇俏可人。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这是写作材料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将各种素材收集整理融会贯通,这样在创作时,才能呼之即出,招之即来,如同打通任督二脉的武林高手,内力深厚便可以柔克刚,掌风所到之处,飞沙走石。
四:独特的韵味。不同的美女有不同的魅力,有的清纯,有的性感,有的美丽,有的优雅,这就是她们各自独特的韵味,任何一点都足以迷倒众生。文章也是一样,通过作者在文字上的苦心经营,都会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气质,一切文字都是为思想内容服务,至于什么样的文字才是好文字,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这样一段妙论:“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五、高贵的灵魂。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陷入才华,忠于人品。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真正美丽的女人,在骨不在皮。时光如水,寂静无声,生命一天天在书香的濡染中,会变得愈加醇厚耐品,一种灵魂的香味,自然就会散发出来,芬芳四溢。文章也是如此,要有独特的思想与高尚的情怀,那是任何漂亮的文字都无法比拟的,就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千古,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美文如美人,与美人对视,盈盈一笑间,脉脉不得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美文又不同于美人,“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即便是倾城倾国的美人,也只能在当代艳绝一时,等到岁月流逝,总会有美人迟暮的无奈。而有着真知灼见的美文,则将产生恒久非凡的生命力,穿越层层时空,和读者不期而遇,犹如一坛陈年佳酿,历久弥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人赏心悦目,美文陶冶情操,但愿世界上不仅多一些的美人,也多一些美文,让我们时刻享受生活的美好!

附录:【经典美文欣赏】
我 的 空 中 楼 阁
李乐薇 中国-台湾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作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