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廷尉送给堂弟孔沈一件皮衣,孔沈推辞不收。孔廷尉说:“晏平仲的节俭是出了名的,他祭祀祖先的时候,所用的猪蹄膀都没有装满一豆,可还是穿了几十年狐皮袍子。你又何必推辞穿皮衣呢?”孔沈这才把皮衣收下来穿上。
【原文】
孔廷尉以裘与从弟沈,沈辞不受。廷尉曰:“晏平仲之俭,祠其先人,豚肩不掩豆,犹狐裘数十年,卿复何辞此?”于是受而服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83582/462c968418f218fc.jpg)
【典故】
晏平仲之俭:晏平仲,晏婴(?—前500),字平仲,春秋时齐国东莱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刘向《别录》云:“晏平仲……以节俭力行重于齐。”《礼记》曰:“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君子以为俭也。”又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晏子焉知礼?”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似高脚盘,也用为祭器。
【人物】
孔廷尉:孔坦(286—336),字君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为人方正,有名望。佐王导平苏峻,官至侍中。成帝时因忤王导出为廷尉,世称孔廷尉。怏怏不悦,以病去职。死后追赠光禄勋,谥“简”。
沈:孔沈,一作孔沉,字德度,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性俭正,有美名。晋成帝(326—342)年间,何充荐孔沉于王导曰:“文思通敏,宜登宰门。”王导辟孔沉为司徒掾,琅邪王辟为文学,皆不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