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营ll我读《世说新语》之孔融

作者: 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1-09 06:02 被阅读0次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中有关于孔融的段落,原文这样写道: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时。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乃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人,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由此引出了一个成语,小时了了。

    也引出了小时了了衍生意思,就是指人不能因为少年时聪明而断定他日后定有作为。

    关于孔融,从三字经中孔融让梨的故事开始,也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认为他有德,有行,从小天赋异禀,尊老爱幼,行为举止,也称得上典范,故事也值得传唱。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就说孔融长大后,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相传呢,在建安元年,袁谭率兵把孔融围在了青州,狂妄的孔融,害怕有损自己处变不惊的名士形象,所以,最先时就故作镇定,等到敌军攻破城门后,孔融就害怕了,竟然丢下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逃跑了。

    所以,也有另一个版本的说法,说孔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此时,也真正应了当时陈韪的说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但历史的洪流,孰真孰假,后人也无法鉴定。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小时候多么的优秀,多么的聪慧,这只是天赋的成份,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或者长大后,型没有塑好,有些行为思想贯穿的不到位,那么长成什么样子也不一定。

    伤仲永也是一样的道理。

    而换一种思路,资质平平的孩子,可能无论是智力,相貌,都谈不上出挑,但他心性稳定,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人和事,能够按部就班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那么终有一日出人头地也不一定。

    所以修行是一生的事,从小到大,贯通之,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伴营ll我读《世说新语》之孔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db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