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家的女儿今年高考,考了400分,勉强能进个专科学校。但是小姨还是很高兴的送着表妹去上学,表妹也没有那么多的失望,很坦然的面对结果。她说,上了专科学校以后要好好学习,将来升本科,然后再读研究生。我很赞成她的想法,也衷心的祝福她。
我大表妹18岁,我们是同一辈人,却是两代人。我俩都走的是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路。但我觉得自己走起来却那么的艰辛。
我们那个时候,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在社会深入人心,几乎深入到每个考生的骨子里。那时候的我很执着,觉得只有上本科才叫大学,只有上了大学将来才能有出息。才能让父母脸上有光彩,所以我心里的压力很大。
第一次高考我也就考了400分,失败的阴云笼罩着我很长时间。我甚至不敢出门,不愿意和任何人提高考,提成绩。我都不愿面对去填志愿,于是干脆放弃,直接进入复读班。
在巨大的压力下,第二年高考总算是进了个二流的本科。但是那种从未知足的我,仍然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好,应该进更好的大学才行。可我再也没有复读的勇气和力气了,只能不甘心的去读大学了。本科毕业时自己又去考研,总觉的一个人的大学就是一个人的出身,出身不好的话,在社会上没法混。于是一咬牙又开始考研究生,又是考了两次研究生,才能被调剂到西部的大学。
也学受的打击多了,我也就开始重新审视人生。读研究生的我并不像读本科时那么消沉了。我开始积极的学习。不再那么总想着自己能力够不到的东西。毕业找工作,我也没那么苛刻的调选工作,找了个差不多的工作,就埋头干起来。
但是我的心里仿佛还是有块伤疤,就是自己的出身,每每有人问我是那个学校毕业的,我都避而不谈。仿佛那是一个短处。
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了很多以后,我开始坦然的面对自己的过去了。我突然发现,其实我是我们村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第一个研究生。我发现那么自卑的我其实很优秀。
在工作中,我遇到很多我所向往的大学毕业的同事,我发现其实在工作中他们还不如我。
不知道是那时的自卑和倔强成就了,自己还是压抑了自己。
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心态真的有问题,而且和我一样有着同样心态人很多,因为我们把自己一生的命运都简单的栓在了高考这一个独木桥上。以至于有人只是为了高考而高考。
如今想想其实高考真的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过程,应该是青春奋斗的过程。不应该把成败看的那么重。
如今看看周边的人,有很多高考考不好,现在却很成功的人。也有很多高考进入名校,如今过的不怎么好的人。并且人生都在竞争,在一段比赛中落后一点,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一直努力,总会到达自己想要的结果。
现在读文章时已经很少看到读书改变命运的倡导,更多的是条条道路通罗马,鼓励孩子们有自己的特长,按照自己的喜欢去发展。我觉得真的很对,这样起码每个莘莘学子学起来压力不会那么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