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送老婆上班,想跟她分享自己听到一门课,觉得这门课可以解决她性格中的一些缺点,不但可以自我完善还能改善孩子教育。
目的是好的,但两个因素导致了这次沟通效果并不好
1、送她上班本来就和我上班两个相反的方向,为此不但要浪费时间,我还得放弃自己骑车锻炼的机会。为此,我想用上班路上珍贵的二人单独心灵碰撞时光来弥补”损失“,但最近她迷上小说,抓住一切的机会看,这段被我认为非常针对的时光也不例外。看到她低头专注的看小说,对我主动发起的话题也三心二意,说实话,我心理就不平衡,觉得她不但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价值的事情上,更没有给我应有的尊重,带着这些情绪,是接下来沟通扭曲的根源之一;
2、这门课是哈弗最受欢迎的教授的大作,有很好的背书,按说应给很容易被她接受,但我在沟通方式上有出现了问题。我一开始就直白的问她想不想改变下自己的性格,这一问很容易让她觉得自己有问题,相当于在否定她,放在任何人身上听着都觉得不舒服,所以她也带着情绪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沟通应该立刻停止,而我又想进一步解释,觉得她误解我的意思了,结果是越描越黑,双方”不欢而散“
给我的启发:类似这种希望别人改进的讨论,不应该直接用对方作为”标的“,而应该用第三者来代替;先分享书中的核心观点,最好用事实和故事让人感同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