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网易云社区
是性格选择了职业,还是职业塑造了性格?后者显而易见,而前者才是天人合一的快乐源泉。选专业、找工作时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以能找到符合自己性格的职业,是一种幸运。本系列文章想写写什么样的性格适合互联网的什么岗位,供应届生求职参考,并希望对在职人士的职业规划也能有帮助。
运营气质
人人都是运营,这句话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正确好几倍。
运营涵盖的职能非常广杂(而且个人喜欢把市场、销售也都归入广义的运营范畴),再与不同产品的不同需要交织,构造出一个庞大的职位矩阵。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在矩阵中找到与个人气质匹配的地方。所以我说,人人都是运营。
广杂之下,很多职位需求是彼此矛盾的。比如数据运营需要理性,用户运营需要感性;客服需要耐心,品牌需要迅捷;销售需要洞悉套路,活动运营需要天马行空。文科、理科,男生、女生,聪明、踏实,诚恳、鬼道,颜好、猥琐,无论怎样,都有一席之地。
虽然有不少人可以在运营的若干职位游刃有余,但注定不会出现全能的运营专家。小白选择哪个职位切入,至关重要。但我着实没有能力画出整个运营图谱(否则就是全能专家了),这里只列一下相对而言更通用一些的气质需要。
1. 人肉能力
中国互联网有一项可能是世界最强的战术,就是人海战术。此战术虽然技术上不入流,但实战中非常有效。“当年酷讯 100 号技术败给 2000 运营的去哪儿”,就是人海战术的真实写照。
茫茫人海中,处处是运营。运营需要舍得青春,人肉上阵,一下就是一下,没有捷径,实在地干活。这某种角度是技术能力不足导致的,但更多的是业务需要、国情需要。用户来电来信要一个个地回,合作伙伴要一个个地谈,内容要一个个地做,活动要一个个地跑,帖子要一个个地删……技术可以开发提升运营效率的工具,但技术人力总是不足,运营的效率工具开发优先级总是很低。所以,肯下苦功,干脏活累活是大多数运营都要具备的性格。
2. 人性洞察
运营是与用户最近的岗位,做来做去都绕不开与用户、合作伙伴做各种形式的沟通。良好沟通的基础,就是对人性的洞察,或者说是情商。
虽然策划、技术也需要沟通能力,但对运营的要求更高,因为运营的沟通对象多数是陌生人。这意味着,每次沟通都要是有效的,否则人家就不再理你,根本没有挽回余地。
3. 目标驱动
运营的工作质量比其它岗位更容易量化,所以很多产品都是运营直接承担 KPI。
KPI 是一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东西,所以有“运营为了 KPI 什么都敢干”的说法。好听地说叫“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好听地说叫“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在这个背景下,目标驱动成为必然,如又能坚持过程操守,那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上面三点并不是所有运营岗位都需要。如果不具备,也可以在一些比较非主流的运营岗上做得轻松快乐。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为自己量身订造的非主流岗位。三条都不具备的我,就是被主流运营岗折磨得生不如死的。
职业发展
相较其它岗位而言,运营门槛低,易上手,资质一般也能做到 60-70 分,但 80 分以上就很难了,不仅要靠能力、努力,还得看造化(因为太多外部依赖了)。
很多不同运营岗位对人的素质需求是相近的,再加上门槛低,所以内部轮转并非难事。只要有充足的耐心,就可以不断学到新东西。做的工作常常是即时见结果的,效果不好马上调整改进,因此学习的速度很快,成就感回报的频率也高,对比较积极的人来说是很合适的。也有一些运营岗位比较基础且机械,老实巴交的人在这样的岗位可以做很久,随很难出人头地,但也乐得轻松自在。
运营岗位的安全感很强。这一方面是因为运营冲在最前线,对市场状况是最早有感知的,内心不会虚;另一方面是因为运营实际上掌控着很多资源和人脉,很难被替代。
所以我认为,在气质匹配的情况下,运营工作的幸福感其实是最强的。这是个可以做一辈子的岗位。如果跳出运营,那么最适合转向产品策划。在基本素质满足的前提下,有运营经验的人做策划,可以让产品更接地气。
但真的值得转岗吗?这确实得看气质吻合不吻合。但平心而论,虽然我更喜欢做产品,却认为从全局看,运营的前途更光明。
互联网行业现在有两大趋势:
2C 业已疲软,2B 涨势喜人;
用户数渐无意义,付费用户数才重要。
在这种趋势下:
2B 产品要迎合客户(当然也要有自己的坚持,但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是基本),有时甚至不得不“伺候”客户。只有运营是最了解客户的,所以是运营牵着产品走,运营决定产品的外在品牌和内在节奏。
C 端用户会为漂亮的界面、惊艳的交互、便捷的手感、效率的提升付费吗?做出这样产品的策划自己也未必愿意(买过 Axure 吗?)。中国用户更愿意为内容付费,而付费内容的制作/合作、拓展、推广都靠运营。
所以说,运营的前途更光明。但并不是所有的运营岗位都光明。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力工作被机器替代,所以低效、基础、重复、无创意的运营岗位,会越来越不需要。
本文来自网易云社区,经作者孙志岗授权发布。
原文:互联网择业参考(运营篇)
更多网易研发、产品、运营经验分享请访问网易云社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