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最近流行说北京话,请教大家几句在撩妹约会上比较地道的北京话吗?
阴三儿贾伟:如果你不是北京人,撩妹和约会的时候最好别说北京话,因为你肯定说的不对,而且那样让你看起来会挺傻的。
儿化音不是北京话的独有,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都用,如“打杂儿”、“小说儿”,别的地方有没有接近北京话的?有,承德城区、武清河西务......可要说用儿化音最好的就数咱北京了!
普及一下——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通俗讲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语速平均地念课文,就是标准普通话。甭信什么普通话采集地在XX地,那都地方YY自封的,国家教委不承认!听一乐儿就行了。
(注:千万别被混淆概念带沟里。所谓采集地,采集的是大量的北方方言词汇,不是音!普通话的发音,一定一定用北京音!用河北音麻烦了,“碗们都(读二声)是北京人儿.......宇宙牌翔盐”)
北京话分为:
1、老北京话。郭启儒等相声前辈说的那种“传统京味儿”,即:老北京话。(咱们能听懂,大量土语,但学不了或很难学精)除非吃开口饭的人必须要熟练掌握,现如今的北京人不常说老北京话。除非互相挤兑,偶尔蹦出一两句土语。“人说前门楼子 你丫说JB头子”什么的。
2、北京话。冯氏电影、英式喜剧风格所有对白:《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葛优这类口音。所谓“京片子”,也是北京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
3、标准普通话。社交、开会、上台发言......这时就不能太随意了。要高度装了:“跳吧,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跳下去你就会融化到蓝天里,走吧,一直向前走,不要朝两边看。”哎,劲儿就得拿起来。
北京人艺,朱旭老爷子(本身不是北京人)怹不止一次说过,北京话——是中国方言中的上品!
相声——《北京话》
“北京话听着亲切,嘿,瞧这闺女长得跟花儿似的~!”不加儿化音?那意思差远了.......嘿,这闺女长得,跟花似的~!老板有二踢脚没有......”
其实儿化音,早都融进北京人血液里了,对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来说,真的没规律。同样一个“条”,“面条儿”就带着儿化“油条”就不带,跟谁讲理去.......
豆干儿,饼干!
煎饼,油饼儿!
宝贝和宝贝儿截然不同!
哪个门要加儿化音,那个门不能加?没错,如今好多德彪鸡贼已经用记忆法破解了,真破解了么?纯捣乱呢,死记硬背没用~!
因为接下来麻烦了——
北京有好多:街、桥、巷、道.......哪个该加儿化音?哦,又死记硬背了?更没用了~!
不服再来,接下来还要面对无数的:馆、园、院、口、营、庙、厂、村、庄、河、店.......这些北京地名,哪怕加错一个儿化音,当地人准乐(听着巨恶心,特怯)
北京人为什么加不错?还是那话——融进血液里了。
当然了,北京文化深了去了.......
一首童谣多少底蕴——《平则门拉大弓》注:平则门(阜成门)
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 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
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 帝王庙,摇葫芦,过去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打个火,抽袋烟,过去就是毛家湾. 毛家湾,扎根刺,过去就是护国寺. 护国寺,卖大豆,过去就是新街口.
新街口,卖冰糖,过去就是蒋养房. 蒋养房,卖烟袋,过去就是王奶奶. 王奶奶啃西瓜皮,过去就是火药局.
火药局,卖钢针,过去就是北城根儿......
北京话一直被误会着.......解放前也不例外——
“这辆三轮车谁的呢?好不好拉我去呢?”
“哦,你要坐我的三轮车吗?那我真得感谢你喽~!你要去到哪里?”
“你拉我东四牌楼好喽。”
“哦,东四牌楼,东四牌楼......你为什么要到那里去?”
“因为我的住家就在那里。”
“哦,你给八毛钱好喽。”
“不,我只能给你三毛钱好喽,哦,你自己考虑一下。”
“不,先生,三毛钱未免太少一点,我实在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哦!”
这段是学的国语,不是北京话,侯宝林先生说的挺清楚了,但那会儿还有人认为这段是北京话。
下面咱们聊聊,北京话的大师级人物
我个人特喜欢的大师级,老北京话的艺术家——任宝贤
北京话大师,孙敬修爷爷。
老北京话韵味十足的石挥老先生。黄宗江老师说过,石挥前辈从小就从天津来北京,天天泡天桥,每天都在天桥玩儿。
音色独具魅力,很有特色的老北京话——李婉芬
表演艺术家吴淑昆
“老太太,您要是跟我一条心,我叫您老太后,咱们俩一齐管着皇上,我这个娘娘不就好作一点儿了吗?老太太,您跟我去西山,吃好的喝好的,兜儿里还老带着那么几块儿铛铛儿响的洋钱,够多么好啊!”
嘴儿大脖子憨,叫唤声儿就大!相声大师刘宝瑞先生。
韩童生
葛大爷
作者:宣武故事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