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方法类
第3篇 平时学的好,大考总失利,是修炼不够,还是心理问题?

第3篇 平时学的好,大考总失利,是修炼不够,还是心理问题?

作者: 学业规划 | 来源:发表于2018-02-10 12:50 被阅读32次

    这里是《进击学神》系列原创学习方法迭代版第3篇文章,我是李小师,因为自己在初高中是个逆袭的学生,逆袭这种事情一定有其内在规律,并不是偶然现象,我会一点一点把这些方法还原给大家,希望对孩子们有帮助。


    更多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干货内容,请关注【进击学神】公众号(lizhongyimath)


    学习,要先把底层基础打好,所以我写的文章,前二十篇,基本都是用来筑基的,先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学习方法的框架,再填充学习方法的细节,最后题型技巧经验,问题才能去根儿。

    最近总有家长小窗我,大体上都在咨询一个问题:

    老师,我家孩子平时学的挺好的,小测考的也很不错,可是一到大考就考不出来,分数总是不理想,我和孩子他爸都想给孩子找个心理医生了,孩子是不是心里有什么障碍啊。

    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家长,细思极恐,但也并不是家长的错,毕竟很少有家长会深入的分析这个现象,根源到底在哪里?是否只能看考场运气?到底应该怎么解?到底能不能解?

    在学习方法研究方面,我也勉强算是"博览群书",高中时候县城市面上的学习方法书籍,基本都研究过,基本都踏踏实实的尝试过,有些很有帮助,有些只是套路。

    类比一下,中学时候觉得自己有点像《天龙八部》里的姑苏慕容复,哪里有好的功法,就去学习,最终也成了江湖上的三流高手。

    针对这个问题,其实我没有在外面看到一个有效的,不模糊的,不是套话的,可以落实的解决方法。

    直到,我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进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研修课程,学习《认知心理学》课程的某一瞬间,我才恍然大悟,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就清晰了,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规律的,并不是不可测的,可以解,且有方法论。

    其实之前也朦朦胧胧有些感觉,有点意识,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方法论,一个具体的、可实操的,且实际效果很好的解决办法。

    自己也体会到:朦胧的感知和总结出方法论,真的不是一个层次,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一定要多钻研,把学习方法,把怎么学习,彻底解构开,我觉得会很有社会价值。

    说正事儿。(小李老师总爱跑题,呵呵)

    平时学的挺好,单元侧发挥也都不错,一到大考就考不出来,是不是有心理障碍了。怎么解?

    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楚几个小问题:

    1.平时学的挺好,是真的挺好,还是自我感觉良好,其实浮于表面。

    2.单元侧发挥不错,只能说明针对本单元学的还不错,但是否具备了在综合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能力?注意,单元侧和期中期末可绝对不是一回事儿,就像是一个好员工和一个好领导,对能力的要求可不是差一点半点儿。

    3.就算你前面都过关了,针对这次考试,是否备考的足够充分,注意,我说的足够充分。之前论述过,一个月内准备的是否充分,是足以产生巨大差距的。

    如果这三方面还没有做好,那么问题就不该是:“平时学得很好,单元测也不错,一到大考就失利,是否有心理障碍”了,不是这个病症,始终在这里纠结,注定解决不了问题。

     

    此时的问题应该是:平时怎么把知识学得更深入,怎么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怎么降低失误率,这几个问题在《进击学神》前几篇文章中都有对应的方法,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

    那么问题来了。

    其实很多家长无法分辨出来孩子到底因为能力修炼不够,本就没有对应高分的能力;还是孩子真的就是平时做得好,考试就失常,也就是心理障碍问题。

    或者说,前面那三条对以后的学习很有指导价值,但是现在米已成粥,孩子已经考完了试,责备孩子也没有什么用处,我到底该怎么做,可以让孩子以后不出现这个问题了。

    或者是怎么求出孩子心中的阴影面积,不要留下心理障碍。

    这里是我要重点解决的,因为处理得不好,几次考试下来,真的有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慢慢演变成心理障碍。

    解决方法:

    首先,考试考不出真实水平,这绝对和心理疾病、心理障碍没关系,千万别找心理医生,想都不要想,不要弄得好像孩子真的有病似的。

    但是怎么排解孩子心里的困惑,积压的担心和疑虑,阳光的对待各类升学考试呢?

    这里聊一个概念,叫“正确归因”,这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

    平时不错,考试没考好这件事儿,必须要揪出来一个十分明确的原因,不能让这件事儿成为一个玄幻的、随机的、看运气的、不可控的事情,一旦进入了这个逻辑,你就会发现,无解!

    这个问题,一定要给孩子构建一个很明确的因果关系,这件事情才可以得到解决。

    所以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正确归因”,要给孩子一个逻辑,大考考不好,不是随机的,不是心理障碍那种玄幻的,而是如果达到这个状态,有几个必备的因素,只要你没有,就一定会出问题,反过来,如果出了问题,就一定不具备这几个必要因素。

    一旦一个问题有了明确的因果关系,就可以找到大量的可操作的解决办法,就可实施,就可改进,就可评价,就不会陷入未知的“黑暗森林”,无处下手。

    比如:

    如果想大考出成绩,发挥出自己理想的水平,之前的三个因素就是必备的条件:

    1.平时学的挺好,是真的挺好,还是自我感觉良好,但其实浮于表面。

    2.单元侧发挥不错,只能说明针对本单元学的还不错,但是否具备了在综合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能力?注意,单元侧和期中期末可绝对不是一回事儿,就像是一个好员工和一个好领导,对能力的要求可不是差一点半点儿。

    3.就算你前面都过关了,针对这次考试,是否备考的足够充分,注意,我说的是“足够”充分。之前论述过,一个月内准备的是否充分,是足以产生巨大差距的。

    如果你感觉你自己发挥失常了,就来看看你是否真的具备了你所谓的“正常的水平”。

    如果孩子没法判断自己是否满足“正常水平”的条件,就找一个老师,和孩子一起深入的分析一下自己的考试卷和整个学习、备考过程,然后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归因,让孩子意识到,其实自己没什么心理问题,也不是人品不好,纯粹就是功夫没下到。是哪个关键环节没做好。让他心服口服。

    有了正确的归因,就有了解决办法,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更加不会总去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也就有了安全感。

    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因果关系,考后深入分析,正确归因。

    如果归不到因,就拿我参考一下:

    我中考失利,高中大考从没发挥失利过。其实,都是有方法的。

    不信,看看我是怎么备考的。

    考试一个月左右基本考试的大体时间就出来了,我会搜集各类信息,加上自己的预估,基本可以确定考试的时间和范围。

    这个时候我就会做出一个大框架上的规划,比如数学考一本书的内容,我会把所有的基础内容,过一遍,注意,是研读,不是浏览。

    接下来我会把所有的错题反复研究超过三遍,基本上错的,我是绝对不会再错了。

    接下来,我会做一下难一点的题,再次积累一批错题,然后消灭。

    这个时候我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

    但是,我一定会给自己找个机会,在考前一周或者十天内让自己的测验不要考的太骄傲,如果考了第一,我考试的对手会从别人变成自己,这就太难了,所以通过这个给自己压力,把自己压的老老实实复习,使自己变得更加严谨。

    考前一周的前五天,我会把基础知识,错题再理顺一遍,我会从那些错题里看出来很多新的东西。

    考前的两天,我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开始调整时间和作息,注意饮食,注意不要让一些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

    考试前一天晚上,我会在脑子里把所能遇到的陷阱都过一遍,把一些问题之前为什么错还原一下,避免“经验陷阱”(之前分享过,在第7篇)造成的思维定式导致出错。

    所有考试的准备工作做完。

    提前进考场,吃苹果,不吃香蕉,吃苹果可以让理性思维更强,吃香蕉一小时后犯困,反应变慢,我可以比较敏锐的察觉出来差别。

    进考场,不和同学交流,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扒下,闭上眼睛,把考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做一个备案,保证不管发生什么都可以保持心态很平静,因为我有预案,不管出现什么,我都已经有了最佳性价比解决路径。

    考试开始,迅速把记得不熟的公式写在演算纸上。

    考试后不和同学交流答案。

    每科都按照上面的来走。我就没有失利过。

    试一试,你真的准备好了吗,你的那个算是备考吗,你知道其实学霸们都是这样准备的吗?

    这样的人就在你的身边,所以考试之后,你也只能说自己是“失利”,而他们经过一周的总结缓冲之后,已经开始了下一次的备考。


    有关孩子学习上的疑问与困惑,可以添加我私人微信:jinjixueshen01详细交流,说明在简书上看见的即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篇 平时学的好,大考总失利,是修炼不够,还是心理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vc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