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讲了自己重新阅读《洋葱阅读法》之前的九个问题,但详细解说的是前三个,这回说一说我自己提的第4-6个问题。
第四问:书中的所有阅读方法都是阅读方法吗?
当然不全是,例如作者讲到的第一个阅读法-快速阅读。首先,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属于一个物体运动的节奏,与方法无关。
也就是说,快速阅读属于阅读节奏中的一种,而不是阅读方法。
那么说到节奏,肯定不止有快,当任何物体的运行节奏只有固定的速度时,它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操作机器一样的失去了生命力。
阅读同样如此,一味偏执于快节奏的阅读速度,只能让自己成为一台阅读机器。
其次是卡片笔记法,作者自己写得很清楚“笔记法”,但作者穿插在阅读法中间,给人以混淆视听的感觉。第一,不论什么笔记法,都应属于输出工具,我们应该在阅读前准备。第二,笔记法是学习的方法之一,阅读也是,所以笔记法算不上是一种独立的阅读的方法。

第五问:与本书相似的阅读法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反过来问的,这本书与那些书的观点相似?我读过讲阅读的书不多,却也还是有好几本。其中有两本应该是这本《洋葱阅读法》的源头,一本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另一本是《深度阅读法》,不巧的是这两本书对于我来说没有它宣传的那么有用处。
例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把阅读分为几个层次,这如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有何区别呢?
因此,个人认为这样的层次分明并无意义,其中的主题阅读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由这本书衍生的主题阅读观点开始从同时读三四本书,到同时读三四十本书甚至更多。我实在不能苟同这种方式算读书,顶多算查阅资料的一种方法。
另外,如果非要把主题研究算作阅读法,那我也不认为这是什么最高段位的读书法,主题阅读也不局限于一次性读多本书。就像走路一样,难道你要把走路像上学一样分为几年一个级别或者几年一个层次吗?
至于《深度阅读》这本书,其中有两个点是最值得关注的,而这本也是彭小六参考的重要对象之一。
06. 书中有多少是作者最受益的内容
作者提升阅读能力三阶段 :
一、快速阅读,训练阅读速度的同时积累阅读数量。
二、体系化阅读,多一项技能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阅读融入生活,通过阅读来了解、学习。
学习的阶段大同小异,但是把阅读养成的初期完全用快速阅读来概括未免有些草率。这本书不适合大多数人阅读,原因有三个,其一是内容过杂,其二是书中三句话不离某书说,也就是说作者讲几句就给你推荐一本书。而他推荐的那些书多半也算不上是书,充其量算工具包,或者方法类手册。最后,作者这套阅读法使自己受益的具体点没有,只是笼统的提到他自己每天都在用。

公众号: 致浪解忧馆(可加书群)
我是独孤燕,一个行走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