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分电影资源分享电影简书电影院
老片新映:硝烟弥漫《上甘岭》,原来65年前就有这样的英雄电影

老片新映:硝烟弥漫《上甘岭》,原来65年前就有这样的英雄电影

作者: 迷影咖啡 | 来源:发表于2021-02-06 23:02 被阅读0次

    文:聂梓吟

    编:木辛

    《上甘岭》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出品的军事题材电影,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艰苦而意义非凡的上甘岭拉锯战。上甘岭主峰阵地东西方向长度不到500米,南北宽不到300米,是双方争夺的焦点,也是大本营五圣山前唯一的制高点。驻守上甘岭的部队,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浴血奋战,正面形势不利,退守坑道,在越来越恶劣的环境之下完成了长达24天的拉锯,为中朝联军筹备绝地大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上甘岭》海报

    这部战争题材的经典佳作,经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珍藏和修复,让当代观众复归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感受特殊年代的艰苦战役。

    致敬英雄

    电影《上甘岭》以一名普通战士书的日记作为切入点,呈现了整个战役近一个月的时间脉络。虽然是65年前的革命主旋律电影,故事却讲得行云流水,从守阵到退防,再到最后总攻,层次清晰,转折自然,全程抓紧观众的注意力,看完唏嘘不已。

    影片情节围绕一本战斗日志展开,井井有条

    《上甘岭》本来就取材于真实战役,创作团队曾先后两次去到上甘岭实地考察,硝烟散尽的战场仍然满地狼藉,片草不生,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弹孔和弹壳,可见当年战况的惨烈与焦灼。但是创作团队在看到这样的景象后,反而决定弃用军事电影常见的全景式拍摄方法,将视角投入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支连队,通过“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呈现战争的残酷与军队的英勇。

    将士们在坑道中的作战、生活成为了影片刻画的焦点

    《上甘岭》的视角主要集中在志愿军八连,这支队伍的原型是曾荣立集体一等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7连,曾在上甘岭阵地坚守24天,先后两次补充兵力100多人,最后撤下战场时,仅余19人;在7连之外,真实的上甘岭战役,曾遂次投入27个连队,其中有16个连两次打光重建。

    《上甘岭》中主要角色们都一一对照现实中的战士们

    电影选取了八连作为战斗视角,人物刻画繁而不乱,主要人物的心理描绘让观众更加贴近当年的战场上的真实原型。八连连长张忠发,在电影中是一个敢冲敢打的基层干部,他是机枪射手出身,战场上指挥风格果断,脾气有点急,有时候会忽略指挥职责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私下里又显得憨厚,和战士们打成一片。他的原型是时任7连连长的张计发,于上甘岭一役荣获国家一等功。

    八连连长张忠发(高保成 饰)

    师长,电影故事线索推动的主要人物,给张连长布置任务,做出战略指示,督促后勤整备,亲切问候战士们……师长身材高瘦,是志愿军的灵魂人物,原型是时任志愿军45师师长的崔建功将军。

    师长(李树楷 饰)

    坑道卫生员王兰,是影片中唯一的女性角色,为伤员裹伤包扎,坚持在战场第一线,原型是45师医政股收容所的卫生员王清珍。

    由刘玉茹饰演的王兰

    战斗激烈之时,有一组快速镜头,其中有一位战士打光了弹药,在敌人围上之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原型是7连2排长,“一级英雄”孙占元,孙占元曾于战场上英勇突击,牺牲之前击毙敌军80多人,时年27岁。

    2000年,孙占元故居倒塌,乡亲们自发进行了翻盖,后来还纷纷自发捐款,建造了孙占元烈士广场和铜像

    风趣幽默的老油条一排长陈厚得、机枪高手毛四海、总是背着2个水壶的通讯员杨德才……电影中的主要角色几乎都有原型,英雄的事迹经过艺术的再创作,通过《上甘岭》呈现在所有的观众面前,有超乎寻常的感染力。

    镜头语言

    电影《上甘岭》由沙蒙、林杉两位导演联合执导,两位导演非常熟悉军事体裁,擅长表现军队气魄,与军人情感。在观看过程中,我对电影里的三个特写印象相当深刻。

    水壶、松鼠等细节独立成线,贯穿全片

    第一个特写是七连指导员摸索着给机枪装弹的手。坑道战斗,因地形狭窄,只有3-4个人能紧贴坑道口作战,其他战士都是备战状态,长镜头从坑道口进入坑道中,背着枪的战士排着队,等待填补前方出现的空缺,裹着绷带的伤员们跟在队伍尽头,做装弹、清理机枪等备战工作,七连双眼受伤的指导员也不例外,特写镜头中是一只摸索着给机枪填装弹药的手。

    第二个特写是通讯员杨德才回头高喊“连长”的一幕。杨德才是以舍身炸碉堡的英雄黄继光为原型创作的银幕形象,大决战之前的,敌方最后的一个火力点久攻不下,张连长的通讯员小杨自请上阵,艰难来到敌方地堡前,爆破筒插进洞口,却又被扔出,情急之下,整个人趴下,用胸膛堵住洞口,回过头高喊一声“连长!”

    杨德才炸碉堡时坚毅的眼神

    当年的黄继光也曾回过头喊了一句什么,却被爆炸声所掩盖,不知道他是否也像杨德才一样,喊了一声最敬爱的连长?

    第三个特写是张连长身上背着的2个水壶。最终战斗结束,师长与幸存的战士们一一握手,最后有一个特写,给到张连长身上背着的2个水壶。作为观众的我们,与师长一同怔怔地望着那2个水壶,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通讯员小杨的笑脸,小杨啊可是一有机会就自豪地拍拍自己身上背着的2个水壶,说:“我们连长啊,指挥起战斗,一准要找水喝!”

    壶仍在,人已逝

    水壶还在,只是却是不见了那个精神小伙的身影,一个镜头,让人感到怀念,继而哽咽。

    深挖细节

    敌我双方在装备、补给、人数上都存在着巨大差距,影片中有很多细节都体现了这一点。战斗打响了,先是几轮炮击,效果显著,战士们欢呼雀跃:“打得好!”,然而下一轮炮击却迟迟不发,战士们立即补位。

    与志愿军艰苦卓绝相对应的是占领阵地后怠惰的美军

    缺乏了炮火掩护,驻守阵地难度显然大了很多;师部部署后勤保障,在电话中要求无论多么困难,都要保障前线的火力供给;在退守坑道游击战有效后,下令坚持坑道战,为大反击争取时间。

    没有了火力支援,很难压制源源不断的敌军

    种种细节都反复在体现补给上的差距,以及为弥补差距所做出的努力。退守坑道时,战士们也在备战之余自娱自乐,卫生员一边干活一边唱起了那首传唱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绡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坑道内的美妙歌声

    坑道之外有敌军的对峙,坑道之内有祖国的赞歌。每个人家门口都有这样一条象征家乡的大河,那是宽阔的河岸,那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田,那是美丽的家乡。作为一首战争电影插曲,《我的祖国》似乎和战火无关。欢快的曲调让人热泪盈眶,给残酷的战争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坑外炮火连天,坑内心系家园

    驻守坑道后期,物资越发紧张,师长的炊事员老田,曾给张连长送去了2个珍贵的苹果,战士们相互推让,最后分食,成为一个经典片段。现实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曾发动数千后勤部队运送苹果来支援坑道部队,但面对敌人密集的轰炸,一筐也没有运上去,运送弹药的战士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顺路带给了张连长,这就是有名的“一个苹果”的故事。

    本片中成功穿越炮火的“最强炊事员”老田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战争电影,《上甘岭》很大程度地呈现了战争的本来面貌,但是也有一些不够真实自然的地方。例如:后勤部队送补给前仆后继,但是看起来不太注重方式方法,不太符合志愿军一贯的谨小慎微;临近大反击师部召回所有的一线指挥官,让人不禁疑惑,他们怎么回去的,之前不是一桶水都送不上来吗?

    轰炸让后勤部队损失惨重,指挥官们却能“一键回城”

    看沙蒙导演的手记,也提到有一些问题因为种种原因在电影中没有完全解决,属于电影留存的小小遗憾。总的来说,作为一部1956年上映的经典战争电影,《上甘岭》虽然具有些许剧作、拍摄上的瑕疵,但其中传递出的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敢于战斗、追求和平的精神是永恒的,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品味。

    THE END

    更多精彩,尽在迷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片新映:硝烟弥漫《上甘岭》,原来65年前就有这样的英雄电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zv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