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502)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19:00 被阅读0次

补遗卷四(七) 【原书补遗卷四·二〇】

余性通脱,遇繁礼饰貌之人,辄以为苦。尝咏《桐花》云:“桐花恰也清香甚,琐碎无人肯耐看。”

桐花,是指桐树之花。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桐树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梧桐(青桐)与泡桐(白桐)两种。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中,梧桐(青桐)与泡桐(白桐)既不同科也不同属,前者是梧桐科梧桐属,后者是玄参科泡桐属;但是,二者在外部形态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正如明代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五所云:“桐种大同小异,诸家各执所见,纷纷致辩,亦不能诘矣”,而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而非梧桐花。泡桐春天开花,花大型,紫、白两色,《尔雅·释木》:“荣,桐木”,“荣”即花,桐木即指泡桐;梧桐夏天开花,花小,淡黄绿色,并不显目。桐花是清明“节日”之花,清明时节的政治仪式、宴乐游春、祭祀思念等社会习俗构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内涵。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袁枚诗句“桐花恰也清香甚,琐碎无人肯耐看。”为啥?主要是因为桐花分布广泛。郊原平畴、村园门巷、深山之中、驿路之旁、水井之边、寺庙之内都是梧桐的栽植之地,桐花也因之而广布。物以稀为贵,桐花到处都是就不被大家重视了。还有一点,桐树一般都比较高,先开花,后生叶。人们欣赏桐花需要仰着头。既遍地都是,又高高在上,不受人待见,也算是再正常不过了。

泡桐花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502)

    补遗卷四(七) 【原书补遗卷四·二〇】余性通脱,遇繁礼饰貌之人,辄以为苦。尝咏《桐花》云:“桐花恰也清香甚,琐碎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502)

    【原书补遗卷五·一六】有医者扇上画李铁拐,求刘霞裳题。刘调之曰:“星冠霞佩踏云行,足跛犹嫌路不平。修到神仙无妙药,...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5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er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