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章开始,作者逐一梳理各个阶段,整体的框架可以归结为“针对论点,针对论据,针对论证”三大板块。在行文上,作者按照“了解论点、剖析论证、检验证据”的顺序,系统破解批判性思维的密码。
本章包括了“论题和结论是什么”(书第二章),“理由是什么”(书第三章),“哪些语句有歧义”(书第四章)。
首先进入本次阅读内容:“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作者在这里一再强调的论题,其实就是我们惯常理解的论点:
“引发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是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找到批判的对象,找准论点,也就找准了靶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注意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头条也好,推送也罢,每天都会有各种人试图改变我们的想法和信念,甚至行为。为了避免不经意间被洗脑,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找到对方试图推销的点是什么、在哪里,随后才能调动自己的聪明智慧,针锋相对,鉴别真伪。
1 找到论题和结论
2.1“是什么”问题和“应不应该”问题
归纳法是一种有效的认知方法,如果对各种论点/论题做一个初步归类,可以分为:
描述性问题(descriptive issues):是指有关世界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什么样的一类问题,是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例如,同性恋的起源是什么?
规定性问题(prescriptive issues):是指有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是针对该不该,对不对,好不好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同性恋在我国应该合法化吗?
论题的种类2.2对方到底在说什么啊?
同样是论题/论点,有的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摆在标题处;有的人拐弯抹角深藏不露。前一种显性论题容易抓住,后一种隐性论题,需要一些技巧,不管作者有没有点明论题,在行文最后,他总要提出自己的结论(对方希望你接受的信息),首尾呼应,结论就是论点/题的御用替身。
所谓结论,即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我们只有找到结论才能进行客观评价!
怎么才能着手去寻找这一至关重要的结构元素呢?
2.3对方想让我相信什么结论
如果对方连结论也深藏不露,没法一眼看穿,那只好祭出我们的思维法宝——用问题来寻找结论:
1.“他想证明的是什么?”
2.“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通过这两个问题,基本能找到你想要的结论。
结论一定是观点,但是观点不一定是结论。所谓结论,是经由推理产生的,必须要有原因,要有一定的推理过程。而观点,是一些缺少论据支撑的说法。同样是吃,“下雨天和巧克力更配哦”是一种观点;“情人节到了,我们去吃烛光晚餐吧”是结论。
2.4找到结论有线索可循
如果还觉得抽象,可以参照作者给出的几个技巧:
1.问问论题是什么:看看标题,首段首句,如果有,最好,如果没有,使用2;
2.寻找指示词:因此,表明,由此可知/得出,可以断定,我要说的重点是,显示出,证明,告诉我们,问题的实质是,也就是说……如果还没有,使用3;
3.在可能的位置看一下:类似做阅读理解,开头和结尾,作者出现前后呼应的频率最高;
4.排除不可能是结论的素材:例句、数据、定义、背景资料、证据;
5.了解一下作者的利益立场:屁股决定脑袋、受人恩惠、为人代言;
6.问一问“所以呢?”:替作者总结前面的证据,得出结论(某些品牌的软文广告)。
2.5对个人的启示
以上如此大篇幅论述寻找论题、结论的方法,就是因为有些作者在论述观点时,云山雾罩,让读者不知所云。如果每个作者的论点/题和结论都能开宗明义,框架清晰,那还真是节省不少时间。所以呢,作者委婉地批评这种文风之后,给出了写文章的忠告:
1.言之有物,明确中心,不要让受众费心思去找。例如直白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开门见山,逻辑明确,思路清晰,让受众快速听懂。例如: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3.做思维体操
我们挑选了书中的两篇文章来进行论题和结论的寻找练习。读者们要注意指示词在寻找结论中的提示作用。
(习题来源于《学会提问》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
第一篇:
电视广告机构创作广告的手法显示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些广告往往做得和孩子们喜欢看的动画片非常相似。孩子们看到动画角色都在使用某种特定产品,爱屋及乌,难免会将他们对角色的喜爱转移到那些产品上。广告公司并不想让孩子察觉到他们观看的动画片段和广告片之间有什么不同。使用这种策略,这些公司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孩子们常常不能够区分动画片和广告之间的差别,他们也不明白动画片里面提供的那些东西都需要花钱才能买得到。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广告都是关于甜腻的零食或者油腻的食品,让孩子越吃越不健康,身体每况愈下。以孩子为对象的这些广告应该管理和控制才行,就像现在对以儿童为对象的烟酒广告进行管控一样。
解答:
第一篇文章没有指示词来直接指出结论,但是寻找结论的好地方不是在文章的开头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具体到这篇文章,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就是结论。你可以断定它是结论,因为它使用了“应该”这个词来给整篇文章一锤定音。这个词还显示出文章的论题是个规定性论题。它并不是在讨论一种存在方式看所述事物符不符合,而是在讨论事物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这一论题是从结论中推测出来的,结论前面解释作者为什么得出这一结论的陈述也有助于我们找到论题。
论题:以儿童为对象的广告应不应该加以管理和控制?
结论:以儿童为对象的广告应该加以管理和控制。
第二篇:
法庭审判的实况录像该不该在电视上向民众播放?貌似摄像机一进法庭,审判体系很容易就会土崩瓦解。受害人在一小部分人面前作证还吞吞吐吐,一旦他们知道他们所说的每个字都要播送到千家万户,势必导致他们干脆缄口不言拒绝作证。当对被告的审判在电视上播放的时候,几乎就没有了“被告疑罪从无”这一法理可言。人们观看电视上的法庭实况转播,并不是因为他们关心国家有没有能力来确保司法制度的顺利实施;相反,他们都是来看证人出庭作证的刺激场面:把这当成娱乐消遣。因此,还是让摄像机待在法庭外面,让观众看看根据法律体系杜撰出来的情景喜剧比较好。
解答:
第一步由结论推导出论题。
这篇文章的结论其实根据提示词因此,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还是让摄像机呆在法庭外面“。那论题是什么呢?从结论我们可以推导是对于摄像机该不该呆在法庭里的一个争议,即”法庭审判的实况录像该不该被摄像,该不该对外向民众播放?
论题:法庭审判的实况录像该不该录像,该不该对外向民众播放?
结论:还是让摄像机呆在法庭外面。
第二步,就论题和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
为什么要我相信呢?
不想让法庭审判过程对外转播,除了已经列明的理由,还有没有什么隐晦的重要理由呢?是否一定要全程实况转播,能否选择性播放?难道比较有争议的案件公开审判不是更有利于舆论监督吗?……
有了论题我们就能提出一连串的疑问。
一定是这个结论吗?没有别的结论了吗?比如,让摄像机选择性播放部分审判的片段比较好不也是一个结论吗?
所以,我们在看某些信息的时候,不要被结论牵着走,要多想想发布信息者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从业背景等会影响他结论的内卫环境因素。
另外,记住:结论只有在某人对理由的含义进行特定的解读或者假设之后才能得出来。
总结
完整的论证过程,是论点/题、理由和结论的统一体,这部分我们介绍了论点/题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4 理由是什么
4.1理由
所谓理由,就是“用来支持和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隐喻、类比以及其他陈述”,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服我们相信某个结论的逻辑依据”。
前面我们谈到,没有理由支持的结论,只是一种观点(下雨天巧克力和音乐更配哦,或者,今年股市一定会跌)。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提出观点,而每个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真理的相对性)。
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对方能不能找出足够的理由来支持他的观点。只有在这个论证过程中,才能识别逻辑错误,才能利用理性精神和逻辑规则进行批判性思维。
所以,在找到作者的理由(论证依据)之前,我们不能对一个结论的价值做判断。
4.2理由(论证依据)的特点
也就是说,找到结论背后的理由和论证过程,是批判性思维不可缺少的一步。为了方便理解,作者总结了论证的几个特点,方便我们识别各种论证:
论证=理由+结论: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该结论的一个或多个理由组成,缺一不可;
论证凡是论证必有其目的:人的逻辑思维具有指向性,对方的论证,多数是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目的就是把他的思想装进我们的大脑;
论证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需要我们动用批判性思维来甄别筛选。而批判对方的结论之前,最好先找准对方的论证过程。
找到理由的第一步就是采取质疑的态度去接触每个论证,然后我们要适当地问一句“为什么”。请记住找出结论的那些指南。
5 找到理由
在明确了“理由”的概念和特点之后,我们还要学习“怎么寻找理由”,也就是回答一个问题“是什么让作者相信自己的结论?”
5.1练习,找到理由
以下几组练习,大家可以尝试分析哪句是结论,哪(几)句是理由。开始练习之前,我们先假定,对方的逻辑是无懈可击的,理由很充分。
第一组:
1.该不该要求飞行员随身携带辣椒喷雾器?
2.飞行员们在调查中谈到了他们的观点。
3.很多人表示他们从来不知道乘客会做些什么,他们认为辣椒喷雾器有助于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4.有57%的飞行员认为辣椒喷雾器将增加飞行安全。
5.因此,航空公司应该要求他们的飞行员随身携带辣椒喷雾器。
紧跟“因此”后面的句子回答了第1句陈述所提出的问题。因此,结论是第5句陈述:航空公司应该要求他们的飞行员随身携带辣椒喷雾器。
在以上这个例子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调查得来的证据作为理由。第3句和第4句陈述共同提供了证据,也就是说,它们一起为结论提供了依据,因此成为支撑结论的理由。我们可以这样复述上述理由:大多数接受调查的飞行员都相信辣椒喷雾器有助于提高乘客的人身安全。
这个例子再次充分证明了:
一个论证由一个结论以及支撑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组成。
第二组:
1.不应该允许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筛查。
2.人们无权捉弄上帝,终止一个即将来到人世的生命,只因为他的性别不尽如人意或可能存在某种生理缺陷。
3.我有两个罹患自闭症的孩子,他们都活得很快乐。
4.我们不能说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会因为出生缺陷而发生重大改变。
第一句当中的指示词“应该”显示出文章的结论:作者反对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筛查。作者为什么相信这一点呢?他给出的主要理由是“人们无权捉弄上帝,依据一套按照自己喜好制定的标准来决定终止一个即将到来的生命”。第3句和第4句一起提供了另一条理由来支撑作者的看法:作者本人拥有自闭症子女的正面经历显示,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并不因出生缺陷而发生重大改变。
Tips:参考先前“利用提示词找结论”的方法。
5.2利用提示词寻找理由
为了提升效率,作者也总结了利用提示词寻找理由的方法。主要的提示词有:
首先/其次/再次或者第一/第二/第三;
由于;
原因是;
是因为……事实;
鉴于;
证据是;
研究显示/调查表明;
毕竟;
说到底。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技巧,让理由和结论更加清晰可见:
1.圈出指示词;
2.用不同颜色标注理由和结论;
3.在页面空白处给理由和结论编上序号;
4.读完长篇大论后,在文章结尾处按顺序列出所有理由。
6 理由是模具,结论是成品
结论虽然只有一个,但理由有很多种,事实、调查报告、生活常识、统计数据、专家或者权威意见、“公知”言论以及逻辑类比等。不同的理由还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结论本身不是理由,而是一个和多个理由支持起来的陈述。
6.1结论不是理由
事实上,就先前讲到的两类问题——描述性问题和规定性问题,其论证过程也不相同。
举个例子,如果对方为了证明一个描述性的结论,回答“是什么”的事实性问题,那么,列举事实性的“为什么”证据就可以了。作者给出的例子是:
“美国非法移民的人数正在急剧下降。研究显示,2008~2009年非法移民的人数下降了近100万”
但对于规定性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作者的例子如下:
1.今天的社会有各种各样施加给媒体的控制,比如说电视节目分级制。
2.这些分级制有没有考虑过让我们自己理性的选择看什么和不看什么节目?
3.这些分级制是不是怂恿了某些人去观看某个节目,即使他们明知道自己不应该去看?
4.有多少父母事实上根据分级制来限制他们的子女观看某个节目?
5.电视分级制往往并没有有效阻止孩子们观看社会上认为他们年纪还小不宜观看的节目。
6.电视分级制只是不可强制执行的指导意见。
7.如果有人信奉为未成年人建立的这套媒体节目审查制度,那就应该使用诸如频道锁码功能这样的条款来达到目的,而不是简单地在电视屏幕上标出一个分级限制符号。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两种不同的论证方式。
先看结论,很明显是第7句。
理由呢?
可以看到第2、3句构成一个理由,描述性的看法:分级制可能激起“逆反心理”,分级制的警告意味并不强,起不到恐吓作用。
第4、5句提供了第二个理由,分级制没有影响人们的节目选择。
第6句提供了第三个理由,分级制无法强制执行。
后两个理由都是一般性看法,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
综合以上,无论哪一类问题,都应该遵循“先有理由,再有结论”的过程。得出结论时,不打无准备之仗。可现实生活中,遇到质问和争议时,理屈词穷的时候,不少人会当场编造理由来捍卫先前的结论(弱势批判性思维)。这种“逆向逻辑”“反向推理”,违反了论证规律,是情急之下的仓促反击。
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就近寻找看法,装扮成结论,但是逻辑性大打折扣,逻辑质量也很难保证,容易给人留下说话不靠谱的印象。高危动作,尽量避免。
6.2对个人的启示
为了保证论证质量,让结论更有说服力,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
1.先探讨可能存在的各种理由,再做结论:避免逻辑漏洞和理由陈旧。
2.寻找围绕你的论点的专业杂志和刊物:看看其他人做了什么研究,有什么结论。
3.心系读者,公开列举自己的理由,让读者一目了然。
6.3做思维操
关键问题:理由是什么?
首先浏览一下文章,找出结论并做标记。然后问一下“为什么”,再找出理由。利用指示词来获得帮助。结论和理由要分开。尽量用自己的话复述理由,用自己的话复述有助于阐明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浏览文章-找出结论-问“为什么”-找出理由)
⊙第一篇
公共游泳池有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公害。很多公共游泳池并不能严格遵守卫生法,因此为水生细菌的感染提供了空间。研究表明60%的公共泳池都不能保证水里的氯含量达到正常水平,任由游泳者感染疾病。很多游泳者在使用公共泳池以后就开始患病。
解答:
论题:公共泳池是不是一个健康的隐患?
结论:是的,确实如此。
理由:很多公共游泳池都不能遵守卫生法。
(支撑理由)
(1)60%公共游泳池的水不能维持正常的含氯水平。
(2)很多人使用公共游泳池以后生病了。
分析:这篇文章里,我们在寻找结论的支撑系统时,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作者宣称公共游泳池存在健康隐患?这一描述性的结论有两个理由来证明:一个调查结论和一个很多人使用游泳池之后开始生病的断言。引出支撑理由的提示词是“研究表明”。
⊙第二篇
全国的学校都在构建社区服务项目。到底该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有许多缺点。
学生被强迫参加慈善活动献爱心,他们就难以理解慈善和爱心的真正含义。强迫的慈善行为显得有违慈善活动的真正含义。如果因为社区服务并非他们的自愿选择而导致慈善活动对他们而言失去价值,他们就对社区服务这个想法产生怨恨,等他们走上社会后就不会主动参加社区服务。
另外,由于这些社区服务是强制的,学生不情不愿,做起事来自然也就马马虎虎。他们也许会觉得只要自己达到最低要求的劳动量就万事大吉。学生还有可能对他们的帮助对象心怀不满或态度粗鲁,这样也会妨碍社区服务的正常进行。由上可知,强制的社区服务对学校而言可能并不是最佳的备选项目。
解答:
论题:学校该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
结论:不应该,学校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
理由:强制的慈善活动没有什么意义。
(支撑理由)
(1)规定的社区服务本身就自相矛盾,可能会引起学生今后对自发参与慈善活动的憎恶和抵制。
(2)因为强制的关系,学生参加社区活动不会尽心尽力。
1)学生只会做满足最低要求的劳动量,而不考虑什么对帮扶对象最有利。
2)学生有可能对帮扶对象态度恶劣。
分析:为什么有人会告诉我们学校不应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作者的理由。第一条理由是由一系列事例和断言来支撑的,所有事例和断言都显示强迫的社区服务是自相矛盾的。“另外”是指示词,引起我们对第二个支撑理由的注意。注意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说出)了主要的理由。你会发现一个理由越长越复杂,复述一下就越有助于你准确找到这个理由。
⊙第三篇
中学阶段的男篮和男足常常一统周五晚上的节目单。应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这些比赛对中学经历而言自然意义非凡,可也不至于为此牺牲掉其他所有运动项目。仅仅因为它们有悠久传统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就一定要世代因循。
周五晚上腾出时间观看比赛对大多数父母和球迷而言自然要容易得多。因此,周五晚上他们亲自来看男篮和男足比赛自然也很容易。
那么女子篮球队或游泳队又怎么办呢?她们的比赛不应该总是被安排在周一到周五的下午和晚上举行。她们的家人经常不能腾出时间来观看她们的比赛,因为大多数父母下午都要上班。那些参加这些“二流”体育活动的学生根本没有得到聚光灯的平等关注。男篮和男足的日程表应该做出相应改变,为其他的体育活动腾出一点空间。
解答:
论题:男篮和男足的播出日程表是否应该做出相应改变?
结论:男篮和男足的播出日程表应该做出相应改变。
理由:男篮和男足的日程表不合理
(支撑理由)
(1)悠久传统并不意味要因循守旧
(2)周五晚上大多数父母能够腾出时间去现场观看比赛
(3)男篮和男足的播出日程挤压了其他运动项目
总结
前面两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寻找论点/论题、结论和理由的方法,便于从结构上区分任意信息的构成要素。
7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要想完整理解对方的信息,需要明确各个要素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含义(满满的语文试卷即视感:“对……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换言之,在准备评价一个论证的理由是否合理地支持其论点/结论之前,必须先确定对方的表述和你理解的是同一个意思。避免歧义产生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窘境。
歧义是指对方表述中某个词或者词组可能存在多重的含义的现象。在对方没有解释清楚之前,不要主观臆想对方的意思。
具体怎么办呢?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先阅读一段作者给定的材料:
钢铁工业现在已经处于失控状态。钢铁工业可能对经济发展大有裨益,但是它也会给地区环境和当地居民带来危害。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调控钢铁工业。如果我们任由这些企业不加限制地发展下去,当地居民必定要深受其害。
请问:如何评价上述材料的论证过程?
第一感觉是无从下手,“调控措施”作为论证的关键理由,究竟指什么?就地关停和技术升级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如果不能确定调控措施的具体所指,很难确定上述论证是否科学合理。贸然评价,很容易出现逻辑错误。
这个例子说明了重要的一点:只有理解了关键术语和词组的意思(无论是直接的还是含蓄的意思),你才能对一个论证进行评价。
发现并阐明准确的意思需要我们自觉遵循一套按部就班的步骤。本部分就为读者指出了这样一套步骤。我们重点关注下面这个问题。
关键问题:哪些词或短语意思不明确?
7.1 避免歧义(一)
让人捉摸不透的多义词
巴别塔的寓言,暗示了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理解角度对沟通的重要影响。如果人们对每个词的含义都有共同认同,或许巴别塔的理想会成为真的现实。但事实是,大多数词语,包括“意思”这个词本身,就不止一种意思。比如麦兜和领导的对话。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
麦兜: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麦兜: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
麦兜: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麦兜:是我不好意思。(——援引自网络)
动动脑:请为上文中的“意思”寻找合适的替代词。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词的内涵越简略,其外延越丰富。一个词或者短语越抽象,人们越有可能对其作多重解读。多数人都认可“公平”、“民主”、“自由”的理念,但在实现方式上却吵得不可开交。“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行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减少歧义,对方没有尽到解释清楚的义务,我们就可以使用质疑和追问的权利。
找准关键词
寻找那些意思有歧义的词或者短语(“对方有必要进一步解释的词语或者词组”),也有一些小技巧。要找到:
1. 检查论点/题看有没有关键词,比如:
高收入能否带来幸福感?(高收入是指多少?幸福感是自评还是他评?)
真人秀节目里展示的画面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歪曲?(“歪曲”是指?)
2.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能够影响你接受对方结论的词或者短语。这些词多数都在结论和理由中呈现。比如:
我依然爱你,XX矿泉水
3. 留意抽象的词或短语(容易产生歧义)比如:
优秀的男生注定要享受孤独(什么是“孤独”?)
4. 通过角色反串(reverse role-playing)来判断对方如何定义特定的词或短语。比如:
为什么日本表示投降,裕仁只宣读了《终战诏书》而非《投降诏书》?
找到关键词的线索小结7.2 避免歧义(二)
检查有没有歧义
凡是对方提出的问题,都应该自问“我知不知道它的意思”。简言之,就是要有意识地避免自认为和作者心心相印的想法,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不停地问“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想当然“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
判定歧义
要不断问自己“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在作者解释清楚之前,贸然接受其结论,略显盲目。关键词语需要作者明确的定义。
例如:“大家牌”安眠药:30分钟见效。
论题:你应该购买什么样的安眠药。
结论:购买“大家牌”安眠药。
理由:30分钟见效。
这个例子中,购买“大家牌”“安眠药”“30分钟”的意思非常明确,但是“见效”的意思,却可以有多重解读。只能睡5分钟和一觉睡到明天早上,都是见效。不少广告商都深谙此道。“一晚只需一度电”,“一晚”是指“运行一晚”,还是“一晚启动一次”?
除了在结论中存在歧义,在很多情况下,分析推理过程中也会存在歧义。
我们绝对有必要控制晒皮肤(的程度)。晒皮肤会对健康构成实际的威胁,也会带来很多严重的后果。研究表明,那些晒皮肤的人罹患皮肤疾病的危险大大增加,这些都是暴晒的结果。
先看论点/题,“晒皮肤”?自然曝晒还是人工器具晒?
再看结论和理由,“健康威胁”“严重后果”“研究表明”这些论据和理由来源在哪里?有没有经过科学实验?有没有数据支持? 疼痛感和皮肤癌都可以算作是“严重后果”,到底是指哪一个?
看看上下文,这才是它的真实含义
说到定义,除了基本的字典定义外,关键词语所在的语境也是很重要的线索。同样是“意思”,麦兜和领导表达的却是不同的意思。看看书中的例子:
游乐园给多数游客带来了欢乐。受调查的人中,超过半数以上游客都认为游乐园的游乐项目应有尽有,七成游客认为设施种类多样,他们不久还会再来游乐园。
很显然,“带来极大的满足”在语境中的意思就是“游戏项目应有尽有,骑乘设施多种多样”,但事实上“应有尽有”“多种多样”,不一定代表符合大众口味,过时陈旧也不一定。语境是非常重要的线索。
7.3避免歧义(三)
定义规则
坚持批判性思维,需要不断地思考关键词语可能有的含义,一般而言每个词的解释,大概遵循3种方式:同义替换、举例说明以及“具体标准定义(definition by specific criteria)”举个例子,“给力”这个词:
给力就是给自己加油(同义替换);
给力就是听到励志歌曲和旋律时的心情(举例说明);
给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用以形容心情亢奋,情绪高涨的感觉(具体标准定义)。
了解了这三个定义规则,对关键词语的把握会更具体,更明确。
字典定义≠情景含义
我们需注意的是,不能单从词语固有的含义出发,还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例如:
这所大学教育质量并没有出现滑坡。我在访谈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说他们在这儿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教育质量滑坡的现象。
“教育质量”是什么意思?如果查询词典,“质量”有物理学方面的定义,也有工程学方面的定义。现在,都不合适,如果联系语境,更容易确定是“杰出度、优越性”的含义。但是杰出度,优越程度仍然比较抽象,可以理解为GPA、博导数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数量等不同的标准,歧义顿生。
我们公司聚集了众多优秀能干的员工,还有很多额外的福利。我希望你能在选择就业的时候综合考虑公司提供的便利。如果你能加入我们,那你立刻能享受刚才谈到的工资级别,当然还有好多额外的福利。我希望你在选择就业的时候考虑一下所有这些因素。
以上是较常见的招聘用语。“额外福利”难免让人想入非非,但是“独立办公室”和“过节巧克力”都是额外福利哟。
让人思维短路的感情色彩词
除了要避免心电感应,坚持思考关键词的含义外,为了避免歧义,还需要警惕被“激发情感”,情感上头,理性下线。例如“牺牲”“公平”“自由”这些词,都被各国政客玩坏了,就像某火炬国,以“民主”之名,行专制之实。
此外,一些媒体报道,也会对人产生很大的误导。比如“恶意讨薪”,一个“恶意”把欠债不还钱的开发商包装成了弱势群体。此种例子还有很多。培养批判性思维,要对能引发感情偏好的词语保持警惕。
谁想说服你,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
想要说服我,你就有必要解释我的每一个疑点和质问。
8 做做思维操
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些练习,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关键问题:哪些词或短语意思不明确?
第一篇:
公共游泳池有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公害。很多公共游泳池并不能严格遵守卫生法,因此为水生细菌的感染提供了空间。研究表明60%的公共泳池都不能保证水里的氯含量达到正常水平,任由游泳者感染疾病。很多游泳者在使用公共泳池以后就开始患病。
解答:
论题:公共泳池是不是一个健康的隐患?
结论:是的,确实如此。
理由:很多公共游泳池都不能遵守卫生法。
支撑理由:
(1)60%公共游泳池的水不能维持正常的含氯水平。
(2)很多人使用公共游泳池以后生病了。
请回想一下,我们是在寻找结论的支撑系统。我们要问自己:为什么作者宣称公共游泳池存在健康隐患?这一描述性的结论有两个理由来证明:一个调查结论和一个很多人使用游泳池之后开始生病的断言。引出支撑理由的提示词是“研究显示”。
第二篇:
全国的学校都在构建社区服务项目。到底该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有很多缺点。
学生被强迫参加慈善活动献爱心,他们就难以理解慈善和爱心的真正含义。强迫的慈善行为显得有违背慈善活动的真正含义。如果因为社区服务并非他们的自愿选择而导致慈善活动对他们而言失去价值,他们就对社区服务这个想法产生怨恨,等他们走上社会后就不会主动参加社区服务。
另外,由于这些社区服务是强制的,学生不情不愿,做起事来自然而就马马虎虎。他们也许会觉得只要自己达到最低要求的劳动量就万事大吉。学生还有可能对他们的帮助对象心怀不满或态度粗鲁,这样也会妨碍社区服务的正常进行。由上可知,强制的社区服务对学校而言可能并不是最佳的备选项目。
解答:
论题:学校该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
结论:学校不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
理由:强制的慈善活动没有什么意义。
支撑理由:
(1)规定的社区服务本身就自相矛盾,可能会引起学生今后对自发参与慈善活动的憎恶和抵制。
(2)因为强制的关系,学生参加社区活动不会尽心尽力。
1)学生只会做满足最低要求的劳动量,而不考虑什么对帮扶对象最有利。
2)学生有可能对帮扶对象态度恶劣。
为什么有人会告诉我们学校不应该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区服务?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作者的理由。第一条理由是由一系列事例和断言来支撑的,所有事例和断言都显示强迫的社区服务是自相矛盾的。“另外”是指示词,引起我们对第二个支撑理由的注意。注意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说出)了主要的理由。你会发现一个理由越长越复杂,复述一下就越有助于你准确找到这个理由。
第三篇:
政府需要大大削减美国的外来移民人数。美国现在已经人满为患,我们开始深受其害,比如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日渐严重的水污染。同时移民也开始危及美国的文化。
解答:
论题:美国政府该不该消减外来移民人数?
结论:美国政府应该消减外来移民人数。
理由:美国现已人满为患,我们开始深受其害。
支撑理由:
(1)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2)日渐严重的水污染。
(3)移民也开始危及美国的文化。
小技巧:
首先浏览文章,找出结论并作标记。
然后问一下“为什么”,再找出理由。
利用提示词来获得帮助。
结论和理由要分开,尽量用自己的话复述理由,这样有助于阐明这些理由的含义和作用。
建议格式整理:
论点/题:
结论:
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