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习一下论证知识点。
一、定义
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形式。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构成。
可表达为:论据---(通过论证方式)--->论点(结论)
1.论点(想要论证什么)
论证人所主张并且要在论证过程中加以证明的观点。
例:可围绕“是否应该禁止死刑”形成两种不同的正、反观点。
2.论据(用什么理由来论证)
论证人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理由可以是一般性原理,或事实性断言。
3.论证方式(如何用论据来论证论点)
指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即推理形式。
二、常见论证缺陷列举
判断一个论证是否有缺陷,可从概念、语言、论点(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等几个方面查看。
1.概念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否明确。
内涵:概念中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所有事物。
概念的内涵定义得越细致,更具有针对性,所包涵的符合定义的事物越少。
概念中常见错误:混淆概念、偷换概念。
应对策略:要避免无意义的争论、无效的思考、盲目的相信,有必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概念所指对象的范围进行限定,根据语境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准确界定。即澄清概念。
在进行实质性思考之前,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及表达,要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1)我(你、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
(2)你的意思是……我这样理解对吗?
(3)能不能解释一下核心概念,比如下个定义、给出标准、描述特征、举个例子?
(4)这样的表达是否过于抽象?能否表达得更加具体一点?
(5)有没有歧义?能不能消除隐含的歧义?
(6)特定的概念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是什么意思?
注:但,有多少人有多余的耐心这么反问呢?从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因为这么一个简单问题作出无意义的猜忌、争吵甚至武力呢?
2.语言
论证中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清楚明确。
容易犯的错误:
1)非黑即白
忽视实物中间的情况而做出非此即彼的回答。
例: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这样两个极端,缺少其他可能。
2)稻草人谬误
通过歪曲或丑化对方来反驳对方,就像树立了个稻草人做靶子,并自欺欺人地认为,打倒稻草人就是打倒对方。
例:
甲:我喜欢本田汽车
乙:你疯了吗?日本侵华做出多么伤天害理的事,你居然支持日货?
3)合成谬误
从整体的某一部分或单个个体具有某种性质,推出整体或集合也有该性质。
例:这个学校考出了一名状元,那么这个学校一定是本市最好的。
4)分解谬误
与合成谬误相对,即从整体或集合具有某种性质,推出它的某一部分或元素也具有该性质。
例:美国是最富有的国家,这个人怎么会没钱。
本篇先写到这,下篇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