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人物
他的人生,是一本成功学教科书

他的人生,是一本成功学教科书

作者: 88cd0b23be22 | 来源:发表于2018-03-26 10:01 被阅读27次

1牛逼的郭子仪

郭子仪这人,老牛逼了!

平定安史之乱,他功高盖世,唐肃宗李亨评价他“国家再造,卿力也”。

功劳大就罢了,能做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司马光《资治通鉴》)可就不是一般人了。

后来,他官至太尉,死后还获得了“忠武”的谥号——一个人臣所能达到的极致封号。

清世祖顺治入关当了皇帝后,为了给臣子们树立榜样,他给中华五千年范围内的所有文臣、武将评了个优。

最后评出历代功臣41人,这里面就有郭子仪:

这里面居然有潘美

回想当年单位评优,四个人评三甲都没我什么事。你说这差距大不?

郭子仪成长于武则天时期,历经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属于熬死了六个皇帝的七朝元老!是七朝好不啦!(原来听书看戏一听说谁谁谁是三朝元老,就觉得老牛逼了)。

他超长待机,一口气了85岁(697-781年)。在那个伴君如虎、战乱纷仍的年代,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事业有成、寿比南山,关键是人家还能福如东海。

郭子仪一共有8个儿子、8个女儿(你问他有几个媳妇?不告诉你)。

关于他,有一个“满床笏”的典故。

说一次他大寿,七子(明明是八子嘛)八婿都来祝寿。

由于都是朝中高官,拜寿时牙笏板满满摆了一床(当然,有人说主人公不是郭,不过这事放在他身上没毛病)。

所以以至于后来在民间,人们把郭子仪的画像悬挂在中堂,称为“天官图”,以祈求福禄寿全。

2郭子仪的前(多)半生

郭子仪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郭敬之曾历任四州刺史,郭子仪显然遗传了他优秀的基因。

他年少成名。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首开武举,郭子仪出马,一举夺得全国高考状元。

冥冥之中,似乎他是为武状元而生,而武状元也是为他而设。若干年后,正是他力挽狂澜,挽救了大唐。

之后的多半生,郭子仪一直在军队和前线历练。

他的素质和才能,已完全允许他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

然并卵,万事俱备,但他并没有机会。

所以,日子也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着,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怎么看都象是一种熬工龄的状态。

后来,由于老母去世,郭子仪回家丁忧去了。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这辈子估计差不多也就这样儿了。

按常理,从就业时的副股级,一直奋斗到现在的副部级,也算事业有成了。

然而,没人想道,59岁、看似已经日暮黄昏的郭子仪,他的事业才仅仅绽出花蕾,真正的怒放还在后面。

755年,安史之乱突然爆发,郭子仪也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风口。

他被“夺情”复出,从此,他的人生便开了外挂。

在历时七、八年的安史之乱中,他攻克河北诸郡,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安史之乱后,他又计退吐蕃,二复长安;

他说服回纥,再败吐蕃;

他威服叛将,平定河东;

……

之后,郭子仪继续驰骋前线,做了十来年的救火队员,直至779年,德宗继位,83岁的郭子仪才被调回朝廷。

两年后,郭子仪病逝。德宗为之废朝五日,亲自送葬。并违反礼制,把他的坟墓加高了一丈。

3成功密码

郭子仪戎马一生,功勋厥伟,这固然利益于他自身文武兼备的才能,得益于上天给他的风口。

除此之外,他的成功恐怕更少不了他的那些“软实力”。

对老板,敢于担当

郭子仪受命于国家危难之时。他东伐安禄山,先是杀周万顷,败高秀岩,又在常山郡(今河北石家庄正定)(和李光弼一起)大败史思明。当然,胜利后还释放了4000俘虏(对比前文说过的李广杀降800人)。

后来,年迈昏聩的玄宗李隆基瞎指挥,致使长安、洛阳相继失陷。李隆基没办法,带着美女玉环往四川跑了。

在此大唐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际,郭子仪回师陕西,护驾继位的肃宗李亨。

郭子仪分析,叛军是唐军骑兵精锐,必须借兵才能取胜。在他力主之下,肃宗把女儿嫁给了回纥[hé]可汗,借得4000回纥骑兵。郭子仪向唐肃宗立下誓言:“如果不能获胜,臣将以死谢罪”。

之后,郭子仪一鼓作气,接连攻下首都长安、东都洛阳。此役使郭子仪明扬天下。连肃宗都说“国家再造,卿力也”。

正是他以国家为己任的担当,挽救了大唐。而大唐也成就了他。

对同事,恢宏大度

李光弼比郭子仪小11岁。曾经,俩人都在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手下任职.相互谁也不服谁,关系弄得很僵。后来,郭子仪受玄宗重用取代了安思顺,李光弼感到大祸临头,他对郭子仪说:我情愿一死,只求你不要难为我的妻子儿女。

郭子仪对他动情的说:现在国家遭逢大难,这哪里是我们心怀私怨的时候呀!

郭子仪不但没难为李光弼,而且还举荐了他。

后来在一次战斗,李光弼由于没有尽到友军的职责,致使战斗失利,但是郭子仪承担了全部责任。至此,李光弼对郭子仪彻底心悦诚服。

这之后,他积极配合郭子仪,两人并肩作战,平定了安史之乱,挽救了大唐王朝。

历史上,李光弼名气虽然不如郭子仪大,但其军事才能及功绩却在郭子仪之上。所以,平定安史之乱后,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帮助别人,成就自己。郭子仪的举荐使得李光弼横空出世,其实,这也是郭子仪挽救了自己。如果大唐亡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对下属,会用敢奖

郭子仪为人谦虚,待人宽厚,在下属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

同时,他激励下属也有一套。比如侦察敌情这项工作,既危险又艰巨。打探安禄山的情报时,郭子仪承诺:如果事成,赏一坛酒,一只羊,五十两银子,同时放假一个月。结果,任务被出色完成。

他又善于培养发掘人才,二十年间,有数十人被他提拔,位至将相。

而李光弼则是另外一种性格和管理风格。

李光弼个性极强,他为人严肃,深沉刚毅,治军非常严格,部下都畏惧他,这种性格经常得罪人。

你会发现,无论是郭子仪的人性化的管理风格,还是李光弼的制度化的管理风格,都并未影响他们的成功。但性格的差异,确实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对小人,坦然面对

郭子仪在外征战时,鱼朝恩暗中派人刨了他父亲的坟墓。

这种奇耻大辱任谁都容忍不了。所以,当郭子仪率军得胜还朝时,大家都担心会有一场血雨腥风,甚至不排除重兵在握的郭子仪会以此要挟朝廷乃至发动兵变。

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郭子仪不但没有发飙,反而自我检讨说:我在外带兵多年,士兵难免也会破坏挖别人的祖坟,今日之事就算是报应吧,不要怪罪别人。一席话感动了所有的君臣。

事后,鱼朝恩专门设宴请郭子仪,向他示好。宰相元载(也不是个好东西)怕鱼朝恩和郭子仪结党对他不利,离间他说:鱼朝恩想谋害你。郭的手下也想陪同保护,被他拒绝了。他说:没有皇帝的命令,他不敢来害我;如果是皇帝的意思,我们又有如何?

见面后,鱼朝恩问道:您的随从怎么这么少呢?郭子仪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他。鱼朝恩感动得痛哭流涕:若非您是长者,能不起疑心吗?

反观李光弼,他功高盖世,自然也遭到了鱼朝恩、程元振之流的嫉恨,对此,堂堂的李光弼却无计可施。因为害怕被奸臣所害,代宗数次下诏,他竟然不敢应诏,不敢入朝。

这么做,你让皇帝怎么想?让手下诸将怎么看?结果,没多久,一代名将李光弼连羞带恨抑郁而亡,享年57岁。而此时已经68岁的郭子仪还要再奋斗上20来年才会走向人生的终点。

对外敌,以德服人

当初郭子仪单骑退敌时,回纥人见到郭子仪立刻放下兵器下马跪拜,口称父辈。而郭子仪也很谦和、豪爽的和他们一起喝酒、纵乐。

藩镇悍将更是敬畏郭子仪。田承嗣一向桀骜不驯,割据魏州时,骄横无礼。但面对郭子仪的使者,他却说:我的膝盖很久没有跪人了,今天特为郭令公一跪!

更有李灵耀占据汴州时,不管是谁,只要打此经过,一律留下买路财,简直比现在的高速收费站还厉害。而郭子仪的财物经过他的辖区时,李灵耀非但不敢扣留,还命人护送过境。

郭子仪敦厚的性格,让他获得了很高的威望,也让他的朋友遍天下。这种广泛、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使他获得了很多的帮助,显然也助力了他的成功。

对儿女,严格管束

郭子仪曾严令禁止军营内无故骑马。郭子仪的妻子南阳夫人的奶妈的儿子(挺绕的哈)触犯禁令,被都虞候给处决了。

郭子仪的儿子们找郭子仪告状,要求处分都虞候。郭子仪怒斥他们:你们这种见识,只是当奴才的料。

名气更大的,还是“打金枝”的故事。郭子仪的六子郭暧娶了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郭子仪大寿时,升平公主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愿向郭子仪下拜,郭暧脸上挂不住了,趁酒劲儿打了她,并说:你不就是仗着你爸是皇帝吗?那个皇帝我爸根本就不稀罕当(潜台词是,如果我爸想当……)。”升平公主跑回娘家向代宗告了御状。

好个代宗,回怼女儿道:“他说的没错,如果他想当皇帝,天下怎么会是你家的呢?”随后,他把女儿送回了郭家。

他又安慰郭子仪: “俗话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人家小两口是在私房吵嘴,怎么能当真呢?”

郭子仪回来后,还是打了郭暧数十杖。

由于郭子仪夫妻的严格教育,他们16个儿女个个人品端方,才华出众,没有一个坑爹的不肖子孙(哈哈,郭暧差一点儿)。

严格的自律是护身铠甲,他保护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家族。

对困境,有胆有谋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论功行赏,功臣仆固怀恩觉得朝廷奖金给少了,于是反了,联络回纥、吐蕃、党项等共30万人马进攻大唐。

咋弄啊?郭子仪上呗。

郭子仪抱定必死的决心,带领着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一万唐军冲了上去,结果立马就被人家给包围了。

看来,真心干事的人,连老天都会关照。在这关键的时刻,仆固怀恩居然暴病死了。

当然,事情并没有完。

郭子仪对三儿子郭晞说,现在敌我力量仍然悬殊,如果硬拼,不但我们活不了,大唐社稷都危险了。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我去分化他们……

于是,70岁的郭子仪只身赴“鸿门宴”,说服回纥,双方联手一举击溃吐蕃。大唐亡国的警报再次得以解除。

人言富贵险中求,功业险中求也是。其实,胆识又何尝不是来自于背后的责任和信念。

对逆境,坚韧承受

郭子仪取得了战功,鱼朝恩看不惯了。对于有的人来说,别人成功是比自己失败更让人难以忍受的事。他趁郭子仪相州(河南安阳)受挫之际进了个谗言,于是,郭子仪被肃宗下课了。

后来,坏事频传,李光弼兵败邙山,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太原、绎州两地驻军擅杀主帅……朝廷又玩儿不转了,没办法,垂死的肃宗重启66岁的老将郭子仪。他果然不负众望,一举稳定了局面。

代宗李豫继位,郭子仪又被有拥立之功的宦官程元振嫉妒上了,于是剧情重演,代宗(亏你还和郭子仪并肩作过战)直接贬了郭子仪去给他爹李亨修墓去了。

再后来……果然又让你给猜中了。吐蕃趁安史之乱后长安空虚,起兵攻入了长安。代宗李豫也跑了,跑相和当年他爷爷李隆基一样难看。

郭子仪临危受命,他一路走,一路收拾流民、败军、残兵,将吐蕃赶出长安、迎回代宗。

相对于成功,能够承受挫折更需要大的智慧。

对成就,谦虚谨慎

郭子仪因功高,代宗想任命为尚书令,郭子仪坚辞不受。代宗为此甚至派出军队逼他到官署就职,郭子仪仍旧不肯。

他说:太宗之后,历代皇帝都无此任命,怎能太偏爱我呢?另外,平叛之后很多人邀功升官,冒领赏赐,现在正需要端正法纪,我请求,从我开始。

代宗感动得眼泪哗哗的,要求史官一定要将他的高风亮节记入国史。

《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是有好有坏,吉凶相依。唯谦卦,基本六爻皆吉,此言不谬。

对处世,洞悉人性

郭子仪做汾阳王时,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可以随便进出,而堂堂的汾阳王郭子仪也常常抛头露面给夫人和女儿端洗脸水,拿手巾。

儿子们觉得脸上无光,便劝说父亲注意形象。

郭子仪说:如果我们大门紧闭不与外面来往,如果有仇家或嫉妒郭家的人煽风点火,那我们一族可能就会招来灭族之祸。而象现在这样,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

郭子仪晚年在家养老时,生活过得非常奢靡(“穷奢极欲而不非”,服不?)。有客来访时,歌妓们也从来不用回避。

一天,德宗的宠臣卢杞来访,郭子仪一反常态,让她们赶紧全部退下,自己则正襟危坐的接待他。

卢杞走后,家人都不解,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很有才干,但是他心胸狭窄。他相貌丑陋,半边脸青,女人们看到难免会笑他,他则必然会怀恨在心,将来他如果大权在握,那我们全家就都活不成了。

后来,郭子仪说法完全得到了应验。

卢杞后来当上了宰相(再后来又上了唐史的《奸臣传》),对于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人,他都不放过——“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

但他对郭子仪一家很好,就算是有些过错也不加追究,原因是他认为当初郭令公非常尊重他。

想郭子仪如泉下有知,在棺材里也会吓得翻个身。

他晚年的奢侈又何尝不是他人生的保护色。

历史上,如郭子仪一样取得赫赫战功的将军不在少数,但很多并没有得到好的下场,韩信、檀道济、长孙无忌、岳飞、袁崇焕、年羹尧……都是如此,像他这般功德圆满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郭子仪完美的人生,固然得益于其本身的才能、努力和智慧,但这何尝不是命运的眷顾?

功成需要各种条件,需要做对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还需要各种机缘巧合,而毁灭往往则只需要一点就够了——哪怕仅仅是小人的一句谗言!

生在那个年代,郭子仪如此结局,纯属万幸的、看似必然的偶然。烧高香吧!

相关文章

  • 他的人生,是一本成功学教科书

    1牛逼的郭子仪 郭子仪这人,老牛逼了! 平定安史之乱,他功高盖世,唐肃宗李亨评价他“国家再造,卿力也”。 功劳大就...

  • 打卡_《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心得体会

    谈到成功学,曾国藩总会是一本教科书般的人物。书中所描述的他的励志故事就像是丑小鸭变成了天鹅,然而自己却很难复...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读后感

    未读之前,感觉这本书不过是又一本教科书式的成功学,于是束之高阁,但是当翻开之后,才被史蒂芬柯维博士的睿智打动。因为...

  •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未读之前,感觉这本书不过是又一本教科书式的成功学,于是束之高阁,但是当翻开之后,才被史蒂芬柯维博士的睿智打动。因为...

  • 火影是一本人生教科书

    本人不会用 什么华丽的词语,只有心里话,别吐槽! 作为《火影忍者》十多年的老火迷。不管什么动漫,都取代不了火影在我...

  • 思考致富

    这是一本标准的成功学的书。我们知道这个时代,其中有一个最大的毒瘤,就是关于成功学。成功学最大的危害是:他告诉我们一...

  • 不喂鸡汤也不打鸡血的《成功心理学》

    如果不是作为拆书学院的教科书,我可能永远不会翻开一本名为《成功心理学》的看似成功学书籍。 后来我庆幸的发现:这本书...

  • 一本人生教科书

    首先感谢建伟同学的赠书,可惜最近未读书目太多,加之工作太忙。所以耽搁了一个月的时间。 罗胖出这本书的时候,做了一些...

  • 新书抢先看—《你相信,所以你成功》

    这是一本来自著名的成功学策略大师博恩崔西的新书,每读一本他的书都会让你的人生轨迹发生一次变化。 每一本都很简单上手...

  • 年阅百本 | 004/100《活法》

    这是一本罕见的,非常实用的人生教科书。 听到“教科书”也不必害怕,因为此书并不是刻板的讲述大道理,而是从自己的生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的人生,是一本成功学教科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hl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