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上语文课,老师总会让我们归纳中心思想,再顺便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寓意是什么。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就算把课本看穿,也只是看到表面的故事和文字,更深层次的内容总是说不清也道不明。于是只能静坐,听语文老师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将一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背景、甚至政治联系起来讲解。
但听完后觉得很神奇又意犹未尽的我们,之后对于解读经典文学作品却还是不得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作品之间的相关性,也不知道该怎样深层次地去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
奇怪吗?不奇怪。在看了《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之后,我才明白,这就所谓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文学课》是《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的青少版,它删除了一些暴力和不适合小朋友阅读的情节,因此更适合青少年阅读。作者托马斯.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也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他深谙文学作品的共性,对经典文学作品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因此他的文学课在美国广受欢迎。
《文学课》这本书就将为我们解密:如何看破文学作品背后的逻辑和关联,哪些场景的描述是有独特寓意的,以及我们自己在写作时可以借鉴的写作套路和技巧。
第一、所有的故事都是有共性的
你可以在所有的故事和书中找到似曾相识的地方,甚至有的连故事情节都差不多。比如:《指环王》、《圣诞怪杰》和《星球大战》就是按照探险故事的套路来的,主人公在路上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然后不停地升级打怪。在达到目的地之后,主人公往往又同时完成了自我的蜕变。
《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区故事》和《梁祝》;《灰姑娘》和《小公主》、《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红楼梦》等等都有似曾相识,或者干脆是脱胎于另一个故事的地方。童话和小说、中国和国外、古代和现代,他们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深度挖掘之后,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文学作品背后都是有套路的,而且套路不尽相同。
如果说经典文学作品离我们还有点距离的话,那电影也可以很好地栓释这一点。比如许多人都喜欢看的《战狼2》,燃吗?燃爆了!但看完你就会发现他和《第一滴血》、《生死时速》等都有共性的地方。《蜘蛛侠》、《超人》、《美国队长》更是有高度吻合的地方。
而当你能发现两个作品之间存在共性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刻意义。比如:大多数人都听过狼孩的故事,那么在看到尼尔.盖曼的《坟场之书》时就会有熟悉感。只不过,保护主人公的狼在这里变成了忧郁孤单的吸血鬼。
一旦看出了相似点,你就可以对两本书进行比较。比如:思考两个主人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一群狼或者是一群吸血鬼,收养一个人类的幼童,并且竭力保护他,这意味着什么等等。
正如托马斯.福斯特所说,如果能看到著作之间的联系,你对它们的理解就会更透彻,其传递的含义也会更加深刻。这个时候再去看莎士比亚的作品、《荷马史诗》、《圣经》,甚至安徒生童话都会有新的发现。
第二、细节描述透露了一切
大的框架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那么,框架内填的血肉又有什么玄机呢?很多人看书或电视电影的时候都会被情节所感染,但是感动到一塌糊涂之后又不清楚为什么同样是一支笔,作者就能有如此功底,可以煽动别人的情绪。这就涉及到细节的问题了。
就单单说一个下雨吧,在文学作品中雨不仅仅是雨,它还有许多的功能。比如:设计情节——白娘子和许仙就是在雨中相识的;渲染气氛——《甄嬛传》中祺贵人被打死时下的倾盆大雨;下雨还能让人狼狈不堪;也可以给人带来新的生命和希望等等。
所以,在看文学作品的时候,你看到的那些细节绝不只是表面的意思。每一种现象后面一定都蕴藏着某种特殊的含义。
再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相貌丑陋驼着背的卡西莫多;俄狄浦斯脚踝处的伤疤;杨过的断臂等等。只要用心体会,你就能了解到作者是利用体貌特征,让我们看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是说他想传递的某些特殊含义。
还有很多名著的主人公总是得肺结核,而许多韩剧中的主人公都得癌症等等,这些也绝不是巧合。再比如飞机失事或船沉没,导致一群人滞留荒岛的情节是不是也很熟悉?《迷失》和《一出好戏》都是以荒岛求生为题材的。为什么是荒岛?因为荒岛就是一个很好的象征,它象征着人内心深处的原始野性,哪怕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比如威廉.戈尔丁的《蝇王》。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当作者提到一些细节并且对之重点描述的时候,通常意味着这个细节不同寻常。顺着作者的思路,你就能发现更多隐藏的信息。
第三、手把手阅读案例指导
如果你对前面提到的两个重点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的话,那么作者在最后的关于《花园茶会》的阅读案例指导就是非常好的练习了。
《花园茶会》描写的是英国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代表作。它描述的是山上小女孩劳拉一家举办欢迎花园茶会的时候,山下一个小伙子的死亡事件。
山上和山下意味着什么;小女孩本来想要取消茶会,为什么在家人反对后又默许了;劳拉的妈妈为什么要送她一顶帽子;劳拉去给山下邻居送点心的时候,那些对天色和小巷的描述又有什么用意……
对于完全不了解写作技巧,或者只流于故事表面的人来说,阅读完可能只是感慨唏嘘;但深挖下去,就会发现作者的每一个描述都是有其特殊作用的。他想表达的太多了,它不仅抨击了阶级制度,而且讲述了一个少女进入充满性爱和死亡的成人世界。托马斯.福斯特对这个故事的深度解读,就能让你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最后,托马斯.福斯特还细心地列出了阅读书目。这些书对于读者了解写作的共性以及套路都是很有帮助的。
其实,当你渐渐能发现文学作品的底层逻辑之后,自己写好故事也就成为了可能。这也是《文学课》这本书给读者带来的复利。因此,说它是从阅读理解到创作实践的阅读指南一点也不过分。
----------------
菈妈:热爱文字与生活,怀揣写作梦想的二宝妈。
网友评论
欢迎关注我的文章,有惊喜
https://www.jianshu.com/p/46f8ab73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