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乡土中国》有感2016.6.22

读《乡土中国》有感2016.6.22

作者: 湘奕冰澄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15:59 被阅读0次

    2016.6.22 读《乡土中国》有感

    不得不说,跟“有书”平台一起读书一月有余,心确实静了不少,所以才有今天提笔写几句的冲动。

    李建华教授上课时,就提醒我们每天两小时读纸质书,一小时读网络文章;左高山教授上课时鼓励我们多写,哪怕每天在朋友圈发一条自己的读书心得,多练笔,积少成多,写起毕业论文来就不会那么费劲;之前同伴也鼓励团队一起做工作和读书笔记,那段时间,大家彼此读对方的工作笔记,确实收获良多,不仅可以从笔记中了解彼此,还能在笔记中发现彼此好的想法和思路。

    最近一直在想毕业论文的启动,但总是进入不了角色,任何繁琐的小事似乎都比这件大事更重要。宁愿看“有书”的书,也不想去思考论文的思路。今天,用专门的时间来读《乡土中国》时,却意外的感受到这本书与我论文之间的联系,很惊喜,突然就有了冲动写点什么。

    1、老一辈的专家原来是这样写书的。无论是《乡土中国》,还是我之前读的《伦理十讲》(曾钊新著),都是作者用自己的讲课稿整理而成,所以读起来不像其他教科书那么生硬,虽有深厚的学术气息,但不失口语化的表达,很接地气。原来社会学也好,伦理学也好,真的不需把理论搬过来搬过去,就写写社会与生活也是可以的。

    2、老一辈专家的教案原来是这样的。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比,老一辈专家的教案真的是手稿。看起来,现代化的PPT、表格教案更有条理,能让学生的思路更清晰;但很明显,对于文科的专业而言,这种条理和思路使老师们失去了天马行空,使学生们失去了思考。教师授课都有现成的教材,不再是自己经验和思考的总结了。

    3、无论是费老的学习过程还是研究过程,都让我汗颜,跟他们比起来,我们没有资格说学习、研究甚或教育。曾钊新教授说:“研”就是研磨,研成细粉,“究”就是探其究竟,穷尽的意思;费老的研究生导师,根据他的学习需求为他制定了六年的学习计划,实际上他两年就毕业了,但毕业后,他仍然坚持完成了这六年的学习计划;无论是《江村经济》还是费老的其他研究,无不花费了数年去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而且是反复调查与研究。跟他们比起来,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信息量也更大,但是我们缺少“较真”的研究精神。

    4、文科真的需要跨界。《乡土中国》是一本社会学专著,提及了文化、差序格局、关系、家族、法治、社会性别等涉及到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的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社会经历。难怪有些人读起来会觉得费劲。如果我早十年读这本书,未必能完全理解,或者再过十年,我会有深的理解。

    5、脉络的重要性。在谈到自己的研究历程时,费老提到“一个人的思想总是离不开他本人的切身经历”,研究者自己也是个受环境影响的人,所以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研究,必须要了解他所生存的环境和他所处的脉络。读书也是一样,现在的网络阅读是比较快餐式、碎片化的,所以当我们只看了一小篇时,可能无法把握作者真正的想法。看前半段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信息爆炸、交流通畅、资源丰富、流动频繁的当代社会,“乡土中国”是否已经部分瓦解?随之而存在的差序格局的道德体系呢?读到书的中间才理解,费老本身在提,现在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瞬间发现,如果我只读一段就想着去辩论或评论启不是好笑?怪不得,教授们提醒我们要多读精典和原著。从第三方引用的文献也一定要去翻一翻原著。

    原来,心静下来后,写个一千多字的随笔是这么的轻松啊!瞬间也觉得,博士论文不是个太难的事了哈,今天这算是我正式启动这一阶段的学习了哦!

    2016.6.24

    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读书,虽然还是会时不时看下手机被影响,但效率和效果还是有提升的。坚持读书以来,拖延的症状确实有很大改善。

    今天早晨把《乡土中国》看完了。书中有很多内容对我的生活有些启发,比如有关孩子的教育。成年人总是“并不征求、也不考虑他们同意与否而设下他们必须适应的社会生活方式”,所以,“教化他们的人可以说是不民主的”。

    再比如有关夫妻关系。现代的夫妻关系与乡土的夫妻关系并不同。“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性别和年龄组间保持着很大的距离”,“这是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这社群中去所引起的结果”。我们很多人过着现代的生活,却有着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

    还有如何理解“中国人”。“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产东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纵观当代中国,在权力不能换取利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人选择辞去公务员职务,不好的公务员岗位,报名者寥寥,“所以社会上必须用荣誉和高薪来延揽”。“在中国旧式家庭中生长的人都明白,家长的意志怎样在表面的无违下,事实上被歪曲的。虚伪在这种情境中不但是无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而“面子就是表面的无违”。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太重要了,因此,现代意义的“有效沟通”往往就变得更困难。

    看《后记》让我更了解社会学的发展背景及其尴尬的发展地位。斯宾塞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总论,把社会学降为和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学问,并非创立这名称的早年学者所意想得到的。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很多学科已经独立,留存“社会学”领域里的只剩下些不太受人问津的、虽则并非不重要的社会制度。费老认为,“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趋势就是社区研究,也称作社区分析”。社区分析的初步工作是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和历史工作相通;社区分析的第二步是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时,去发现每个社会结构的配合原则及结构形式。最后,费老称“把社区分析让给新兴的社会人类学,而由‘社会学’去发挥社会行为形式的研究”。而《乡土中国》被他定义为“社区分折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乡土中国》有感2016.6.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ks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