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有感
新高一 **斌
最近读了乡土中国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和以前读过的书都有些不同,比起以前读的书、小说都要更加的高深,提及的学问也更加晦涩难懂了。
其中有些章节我印象中比较深刻,就比如说乡土本色。作为全书的首个章节,作者首先讲述了有关乡土的知识与见解,让我简单的了解了一下乡土中国。其中讲到中国人种地的习惯是刻在骨子里的,就算到了西伯利亚,也要尝试着看能不能种地,“从土地长出来的光荣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从这句话中,我忽然想起曾经我们老师和我们说过的一个名词:想当然。
其实,想当然就是一种刻板印象,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受拘束于刻板印象,要尝试着寻找新的方法。关于想当然,我们老师举了一个他自己的例子。当他还在学生时代时,他认为数学是非常简单。每一种题目只需要掌握一种方法,就可以吃遍天下,但是有一次。老师出的卷子。题目非常的抽象。使用先前的方法根本得不出来答案。从那以后他就知道了:不能只拘泥在一个地方,要经常尝试新的方式,才能让我们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本介绍中国基层--农村的一本书。距离现在已近80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但以先生独到的见解去看当时的农村,还是有新鲜感的。
文字下乡中,先生首先为大多数人认为农村人存在的“土”和“愚”进行了反驳。“土”不应该是贬义词,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业大国,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是乡下人的命根,所以沾染土气是难免的。“愚”也是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导致。
乡下人见车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成里人认为他“愚”,城里人对于农耕知识不懂装懂,乡下人也可以认为他“愚”,文字难以传入乡下是环境所致,农村圈子小,是熟悉的人之间的交流。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就可以将想表达的表达的清清楚楚,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城市是陌生人与陌生人组成的圈,不能用乡土社会的习俗应付。于是,“土”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
读到这里,我才明白,费孝通先生写一本乡土中国,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的了解中国的社会性现象,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中国的乡土。
时代在发展,作者笔下的乡土社会正一步步走向现代,但读懂了乡土社会,才能读懂我们共同的过去,真正认识了我们共同的过去,才能更好地开创我们共同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