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二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二

作者: 宋华俊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20:23 被阅读0次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

定的顺序。要求教育活动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品德的养成,都应该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推进。

如: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个体认知发展: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

平→形式运算水平。

(二)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

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这一特点要求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要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放矢。

(三)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在不同年龄阶段

的变化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身心的某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一些方面则需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一特点要求教育活动要分析个体各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发展关键期: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如:6-12

岁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较差,14-16岁,抽象思维能力

获得了发展,但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而到了17-18岁,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思

维具有开放性。

(四)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意志、情绪等对整个机体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形的,培养自信和坚持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五)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的角度看,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在教育和研究中,要发现和研究个体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相关文章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 在阅读《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后,其第二节什么是优质教学给我带来较多的思考。什么是优质教学呢...

  •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二) ...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8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8 在《教育心理学》读书中,本节谈论的主要是对于应用行为的分析。应用行为分析应该包括:明确说...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一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之一 以前未曾读过伍尔福克的《教育心理学》,对于伍尔福克也是陌生的。伍尔福克,美国著名教育心...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十三 ---文化与多元化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十三 ---文化与多元化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帕贾瑞斯指出:“教育中最棘手的那些问题都不能用一...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6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6 《教育心理学》第十六章,谈及了教学与评价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校教学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二)

    一、平衡观念对教学的启示 失衡是指当个体意识到他现有的思维方式不足以解决问题或理解情境时,所出现的一种失去协调的状...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二

    所谓发展是指人类(或动物)从受精卵到死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序的,适应性变化。人类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个性发展,社会...

  •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二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 ...

  •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7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7 Classical Conditioning,经典条件作用,也被称作巴普洛夫条件作用或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lr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