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玫瑰献给谁
漫漫留学路,得失寸心知

漫漫留学路,得失寸心知

作者: 海月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09:13 被阅读1480次

    儿子赴美留学,已是第八个年头——当初十五岁的青葱少年,带着股怨气,匆匆走出国门;而今,他已是好学不倦的青年。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年,我的性格确实变化太大了。”

    “那么,是怎样的变化?”我问。

    “你不觉得,我已非常沉稳、平和了吗?”

    “那倒是。不过,似乎去年春天你还发作过一次……”

    “有吗?要知道,你所说的‘发作’,不过是在别人冒犯的时候,我选择了沉默——我说过别的什么吗?”

    噢,我记起来了,儿子当时确实没说什么。不过,他的沉默,确实有些长了,长达几个月……然后,又一切如初,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

    二十来岁的青年,如此定力,从何而来?我曾思考过这个问题,答案并不明晰,也许是跟他成长过程中经历过的风波是有关的。

    细想之余,觉得并不全然如此,几乎所有的成长,看似波澜不惊,却都蕴含着惊涛骇浪。能够站稳脚跟,一来足够幸运,二来也是内心修炼结出的果。

    儿子是幸运的,她的母亲慈爱、干练,而作为父亲的我,总有足够的耐心,无论他遇到什么,都能得到尊重和平等地交流,我们都会给他时间,等待他成长。

    更大的幸运,是儿子出国这些年总遇到好心人:安德森夫人、道尔顿妈妈,还有另一位同学的妈妈——“水晶”夫人等。身处异国,反倒得到更多的关爱。这一点,他自己也觉得十分幸运。

    诚如有位方老先生所言:比健身更重要的,是健心——我曾经标榜:“老子是我的精神父亲”,也许这话说的矫情。但是,儿子自幼喜读先秦诸子,却是事实。并且,他说自己的根,是扎在老庄那里的——

    那么,何为老庄?我以为,说到底就是一个字:无。记得儿子曾跟我聊起人生的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说:前三种都是有的境界,只有第四种是无的境界,也就是老庄的境界。

    我问:“这是你总结的吗?”他说:“不,我还没这个本事,好像是民国时期的一位什么名人。”后经查证,语出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窃以为,此言不谬。

    老庄奇特,他主张退、守、弱、柔,凡事一步一个脚印——你要“扬”,先“抑”之;你要得到它,先放弃它;你要推翻它,先拥护它。最简单比喻:你要收获,先埋种子……哈哈,可谓举重若轻。

    本科期间,儿子接受老师的建议,修了哲学专业,先是迷恋存在主义诸大师。近来,他的阅读转向叔本华——并说,有人认为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这是一种误读。恰恰相反,我从叔本华那里,学会了怎样对付悲观主义。

    对我而言,儿子少小离家,常年在外,牵挂是难免的,网络视频成为我们主要的交流方式。后来,随着儿子的不断成长,我渐渐觉得跟他的交流是需要做功课的……如此这般,我越来越觉得跟儿子聊天既是天伦之乐,也是督促自己学习的机会,真是一举两得呀。

    前些天,儿子跟我说起,近来陈教授的课给了他较大的压力,一来课程本身就很难,二来每次考试只有两道题,题目的风格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即便学得好,也有可能想不出釆,便会一下子失分很多。

    第一次考试过后,儿子说感觉不太好,说要找陈教授做些“公关工作”。过后,我问他跟陈教授交流得怎么样?他说——

    “挺好的,教授正对哲学和摄影感兴趣,但是个初学者,这恰恰是我的强项,所以聊得很愉快。他说,四次考试中最差的一次是不算成绩的,下次努力就行了。”

    第二次考试,是在春假后第一周,儿子说要用春假好好准备一下。考试过后,我很想知道情况,但又不愿直接问。电话接通之后,儿子主动提起,说感觉依然不太好。见到陈教授,对方说——

    “你的卷子我看过了,比上次好些。但是,以后的两次考试,成绩要明显好于这次,否则我是不能给你A的。”

    然后,儿子说到这学期的三门课,两门都是高难度,如果出现一个B,另一个就必须拿A,连A减都不行——而事实上,凡事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必须一点一滴地去争取。

    出国留学以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儿子对考试感到压力,想到从前他曾戏言自己“职业是学生、特长是考试”时的轻松,就有些心疼。从前,我就听说过美国的博士难读,但仅仅听说而已,这次我是真切地体会到了。

    不久前,我让儿子给我发过他的一份作业,全是用钢笔手写的物理和数学符号,密密麻麻,像绣花一样,有三十页——他说这仅是一次课的作业,通常要写五六个小时,而这样的课每周有好几次,再加上实验室的工作,每天忙过午夜才能休息,就是家常便饭了。

    对比儿子的求学历程,我觉得自己当年真是韶华虚度呀——学的时候少,玩儿的时候多,上学期间所热衷的那些事情,后来发现都是亳无意义的事情,等回过神儿来,青春已经不在。所以,也就有了后来自己人生的艰辛。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儿女能够超越自己,希望一代人犯过的错误不要在下一代人身上重复,希望自己人生的缺憾在下一代人身上得到弥补,因此就会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讲给儿女们听——这是人之常情,却不一定都能做得好。

    在我看来,有些做法是破坏性的。譬如,有的父母把自己包装成高大上、完美无缺,然后盯着孩子的毛病,永远扮演着挑剔者的角色,通过让孩子认错、产生负罪感,来实现对他的控制,甚至替他设计人生……可以肯定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会毁掉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从而毁掉他的人生。

    有些错误,我们之所以会去犯,往往是因为我们意识不到它的错——这是个怪圈,我是较早从这个怪圈里跳出来的,从而选择了不断地欣赏和激励孩子,当他遇到困难时给予心灵的安慰,陪伴他度难捱的时光,也才有了他后来健康茁壮的成长。

    有一次,儿子对我感叹道:“人过了二十,时间就特别快,转眼间我就要二十四了。”听他这样讲,我淡然笑道:“是啊,据说上帝的钟表最近被人偷偷拨快了。不过,我的感觉是四十岁刚过,就发现自己已经五十岁了。逝者如斯啊。”

    关于目前的状态,儿子说自己不像前几年那样有斗志了,尤其上大三时简直是在玩命啊。我问:“在你看来哪种状态更好些?”他想了想,说:“还是现在更好些,现在的状态比较正常。”接下来,我想跟他展望未来,他说:“那是后话,还是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吧。”

    说实在话,留学的路途漫漫,留学家庭经受着双重的考验,其中的甘苦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对孩子而言,独立、自律、刻苦和勤奋都是不可缺少的品质;而对家长而言,财力和心力都要够用,才能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

    近十年来,我们生活的主题就是儿子的学业。应该说,妈妈对儿子的付出比我更多——四十到五十岁,这是人生最年富力强的时光,我们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

    令人欣慰的是,儿子比我们做的更好,他用聪明、勤奋和非凡的毅力,铺就了自己人生的坦途。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伴着儿子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漫留学路,得失寸心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ma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