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敌越多,职场的路就越难走 | 资治通鉴
今天来讲一讲汉宣帝时期,一个正直的大臣,杨恽。
一、因正直被贬
为什么说他正直呢?
我们来看下史书上的评价:
“廉洁无私,然伐其行能,又性刻害,好发人阴伏,由是多怨于朝廷。”
首先,杨恽是一个廉洁的人,但是杨恽这个人,喜欢表现自己,性情刻薄,喜欢揭露他人的阴私,因此在朝廷中树立了很多的政敌。
杨恽有多廉洁呢?
杨恽的父亲是杨敞,为西汉时期的宰相,也是司马迁的女婿。杨恽从父亲、后母处继承了大量的财产,却没有占为己有,反而将财产分给了后母的亲戚。而杨恽本人,也是朝廷的光禄勋,即相当于禁卫司令,掌管宫廷警卫工作。可以说,杨恽是一个衣食无忧,有钱有权的官二代。
那么,杨恽为什么喜欢揭露他人的阴私呢?
杨恽看到朝廷上的贪污腐败,阿谀奉承,心里非常不舒服。因此,看谁都不爽,就经常检举别人。挡人钱财,相当于杀人父母。这样一来,杨恽就给自己树立了很多的敌人。
而杨恽跟太仆戴长乐,更是一对水火不相容的冤家。有一次,有人向皇帝检举了戴长乐,戴长乐受到指责后,认为是自己的老对手杨恽检举的。因此,他马上做出了反击,也向皇帝检举了杨恽。
戴长乐向皇帝举报说,杨恽跟韩延寿有勾结。韩延寿,则因为贪污,私养军队被杀。这里要注意,在皇帝看来,韩延寿私养军队,就是有谋反之心。这是原则上的问题,绝对不能够原谅。而戴长乐直接将这盆污水泼给了杨恽,是非常致命的。
戴长乐说,杨恽曾经偷偷讲过这样一句话:“正月以来,天阴不雨,此春秋所记,夏侯君所言。”
意思是,天气久阴不下雨,是反常的现象。而根据夏侯胜所记载的,这是代表有下属要反抗君主。这句话的深层次含义是,汉宣帝要死在自己的下属手里。
皇帝收到举报后,直接将事情交给了廷尉。廷尉经过一番“审查”之后,直接认定了杨恽有罪,罪名是“大逆不道。”而大逆不道,是要处死的。于是,杨恽就被抓捕入狱,准备斩首。
后来,皇帝认为,这样的处罚过于草率,于心不忍,就将杨恽贬为平民。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道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例如,一个人在公司中,因为过于直率、正直,到处得罪人,人缘不好。这时候,就难免会有一些杂音,出现在领导的耳边。今天这个人说他不好,明天那个人说他不好。如果领导不进行调查、核实,单纯听这些流言蜚语,久而久之,这些所谓的不好,就会烙在领导心中,改变了领导对这个人的看法。
例如,在战国时期,就经常有人向齐威王举报当时的即墨县大夫。但是,齐威王并没有但反面听这些人的话,而是亲自派人去即墨调查。结果发现,即墨治理得非常好。之所以有人举报即墨大夫,是因为即墨大夫没有花钱勾结朋党,因此才遭受到了许多流言攻击。如果齐威王没有亲自派人调查,那么即墨大夫的下场,就跟杨恽一样。
我们再回过头看杨恽。
杨恽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国家着想的。但是,杨恽忽视了一点,此时的他是缺乏根基的,因此,一旦出了事,就没有人能够保他。
朝廷想要变好,离不开像杨恽这样的人。
例如,秦国要变强,离不开商鞅。而商鞅,不单是直接检举利益阶层,而是直接把刀捅进利益阶层的心脏。那么,商鞅为什么不会受到伤害呢?那是因为商鞅背后,站着一个最大的支柱,秦孝公。
商鞅在朝堂之上,直接对甘龙等大臣开喷,而秦孝公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多次赞同他。有了秦孝公这样尚方宝剑,商鞅是想砍哪里就砍哪里。至于后来商鞅被车裂,是因为支柱没有了。
西汉时期的酷吏团体,也是如此。酷吏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汉武帝的支持。汉武帝需要这些执法严格的人,在地方上,用法制、武力,铲除扎根于地方的豪强贵族,并收缴他们的所得。如果没有汉武帝在背后的支持,这些酷吏一到地方,马上就会被同化,甚至铲除。
因此,在没有建立自己的基础之前,第一要务是保持自己的安危。通过低调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后,才能够往前走。
二、因享乐而死
杨恽被贬之后,购置了大量的田产,并挥霍钱财,沉醉于声色犬马当中。
这次被贬,对于杨恽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他本是高官之子,朝廷高官,却因为做了他认为正确的事情,直接被皇帝拿下,成为平民。这种心理落差,并不是什么人能够接受的。
因此,杨恽直接一蹶不起,一个原本廉洁无私的人,现在却贪图财富,声色犬马,变成了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
好友孙会宗写信给他,警告他要收敛自己的行为。孙会宗认为,被摘掉帽子之后,地位更加低下了,因此要闭门不出,装作非常可怜的样子。
孙会宗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杨恽一生得罪的人太多。当他还是光禄勋的时候,仅仅因为一次检举就被贬为平民,还差点被处死。此时失去了权势,那些想要报复他的人,捏死他还不是易如反掌。因此,孙会宗希望杨恽能够保持低调,就是避免落人口实。
但是,政治上的仇恨,哪有那么容易就过去的。
有一天,天上出现日食。这时候,有个人趁着天气异象,向皇帝再次检举了杨恽,说他荒淫无度,不思悔改。之所以会出现日食,就是因为杨恽这样的人作怪才导致的。
汉宣帝再次将案件交给了廷尉处理。而廷尉的审理结果,判定杨恽大逆不道,应当处以腰斩。这一次,汉宣帝不再阻拦。
因此,杨恽被处以腰斩,而妻子、儿子则被流放,那些跟杨恽有联系的官员,拔出萝卜带出泥,也全部被罢免。
为什么皇帝不再阻拦呢?
第一次皇帝赦免了杨恽的死刑,就是希望展现自己的仁慈之心,希望通过这种仁义的做法,来感化杨恽。毕竟皇恩浩荡,保留你杨恽一条命,你还想怎么样呢?但是,杨恽并没有读懂汉宣帝,反而站在了汉宣帝的对立面。
如果此时的杨恽,就像勾践一样,卧薪尝胆,能够装死,装弱,没事的时候给汉宣帝写写信,检讨自己,说不定能够重新回到官场之上。但是,杨恽遭受的落差太大,根本不会往这一方面去想。
最后被处以极刑,真是令人唏嘘。
【触类旁通】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公众号:稽圣
微信公众号:jishengwh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