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篇第一

作者: 东方隐喻 | 来源:发表于2021-09-28 20:17 被阅读0次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夫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罕是稀少的意思,言是直言。《说文解字》里面讲,「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言、语两个字,它的意思稍有差别,言是指很直率的直言,并没有用其它的像比喻、像含蓄的说法,它不是这样讲,是直言。论难叫语,这是辩论,所以我们讲「论语」,这个语有问答、有辩论这样的一个意思。按照这样的解释,语和言就不同,有问有答叫语;无问而自己直说的,这就叫言。在《论语》当中我们看到,有很多孔子的教诲都是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应该说是大部分都是回答弟子的提问,所以《论语》里头以答问为主,也有孔子自己直接说,无问自说。可是我们看到《论语》当中所记载的,孔子所说的利、命、仁这三样就很少了,所以叫做『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当然在弟子们提问的时候,孔子也会讲到利、命、仁,只是他没有直说,像在答问当中就很多,譬如说「颜渊问仁」的时候,在《论语》里面问仁的很多,孔子有不同的答复。

  这里讲「罕言」,不是说不言,孔子还是会说到利、命、仁。譬如说在「里仁篇」里面讲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是孔子自己说。这个「仁者安仁」,就是仁者他天赋仁厚,他无所希求,所谓心安理得,所以他的心安在仁上,他不想别的。「知者利仁」,智慧的人能够行仁,而对自己也有利,所以行仁是利人也是利己,这叫知者利仁。智慧的人他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很欢喜的去行仁。这里就讲到仁,讲到利。另外,《论语》里面也有「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是为了利益而去行的,就是功利的这种思想,就多致招怨。因为利是人之所必争,大家都争利,自然就会起怨恨。如果利让给别人,自己不要,那就何来怨?这里也谈到利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子罕篇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br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