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基础铺垫,本节课我们将正式进入传感器部分——距离传感器的知识学习,但是在正确运用传感器设计程序之前呢,我们要重点掌握一种程序逻辑关系——程序嵌套,这种逻辑关系在今后的传感器程序中将反复使用,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牢牢掌握嵌套逻辑原理,才能对编程融会贯通。

嵌套到底是什么呢?如何理解它呢?张老师运用舞蹈中重复的舞步来帮助同学们理解嵌套关系。

其实嵌套就是循环之中还有循环,选择之中还有选择,运用“整体原则”,将一系列包含了循环结构的舞步看做一个整体,将这个“整体”再次循环,这就是嵌套。同学们一下子就理解了这种关系。

充分掌握嵌套关系之后,所有小组都惊人地迅速完成了实践任务。张老师将小艾分为两组来进行展示,同学们围在一边,跟着小艾舞动,甚至模仿小艾“别致”的步伐。

传感器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非常普遍,比如我们的智能手机,小小的一个手机就安置了多种传感器,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相回答手机上面有哪些传感器。

作为小艾的内置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是如何感应不同距离障碍物,又如何判断呢。同学们用手代替障碍物,来观察小艾距离传感器的数值变化。

了解距离传感器数值变化规律之后,张老师布置了一个感应怪兽距离从而做出不同等级的防护的实践任务,这个任务非常考验同学们的编程思维,许多同学都感到困难。

通过流程图的形式,张老师引导同学们一步步执行程序步骤,本来毫无头绪的同学们在指点下逐渐明白了正确的嵌套关系,尝试着做出程序。

课堂的时光总是欢乐又短暂,孩子们超高的悟性,过人的机敏,是课堂完整度和有效性的保证和体现。尤其是在张老师还没有进行难度分解的时候,有的同学已经独立地摸索到正确的逻辑思路,这让老师们大大惊叹,希望孩子们保持这种天赋优越性,一起完成更多传感器难度任务的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