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c0636e4a1e83cc2c.jpg)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荥阳人。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旧唐书》卷190下、《新唐书》卷203有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10387a33a6e0e924.jpg)
【杨柳枝】 离亭赋得折杨柳
含烟惹雾悔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
半留相送半迎归。
【注】离亭:离别的驿亭,即驿站,离别处。赋得折杨柳:赋诗来咏折柳送别。《折杨柳》是曲子名。送:遣散。含烟惹雾: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依依:状恋恋不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39c2d88f0b738b3a.jpg)
词人在即将分别的驿站之中,写诗来咏叹折柳送别这一由来已久但仍然吸引人的风俗,以表达惜别之情。首二句描写杨柳风姿可爱,无论在烟雾之中,还是在夕阳之下,都是千枝万缕,依依有情。而杨柳既如此多情,它就不会只管送走行人,而不管迎来归客。送行诚可悲,而迎归则可喜。就人来说,去了,还是可能回来的,不必过于伤感;就柳来说,既然管送人,也就得管迎人,不必将它一齐折掉。折掉一半,送人离去;留下一半,迎人归来,则为更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3818392ca80af2a4.jpg)
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人。初为李亿妾。咸通中出家为长安咸宜观女道士。与温庭筠时有酬和。有《鱼玄机诗》。事迹据《北梦琐言》卷9、《唐诗纪事》卷78、《唐才子传校笺》卷8。
【杨柳枝】
朝朝送别泣花钿,
折尽春风杨柳烟。
愿得西山无树木,
免教人作泪悬悬。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23535fe97d0a7c3b.jpg)
此词题为杨柳枝,诗中也写折柳相送。折柳送别是古代的一个习俗,始于汉代,胜于隋唐。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折柳送别,乃取其相留不舍之意。如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9529/0dcca20bd99b3d75.jpg)
鱼玄机这首词起句没什么特别,倒是第三句比较新奇:从泣别到折柳,又从折柳到恨别,她希望西山树木全无,树木都没了,自然也不会有柳树,那就不用折柳相送了。这首惜别词表现的手法与众不同,作者幻想如果西山无树木,也就没有离愁。这一想象展示了作者乍看天真,细则沉重的内心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