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读《思考快与慢》(一)

作者: 思考链接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11:07 被阅读111次

    原标题:来,这样读《思考快与慢》(一)


    做到凌晨完成《思考快与慢》的第四章脑图笔记,我有些体会。
    读第一遍,通读,慢读,记录出关键词,标记重点符号,标记关联重点部分,或旁边书写联想文字。章节或段落中有很重要的结论观点句子,和实验案例证明。**论点,论据,论点的结构;总分总的结构。 **
    细读第一遍,脑海里,总体会勾画出脑图,关联结构的印象,但逻辑关系,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仍然模糊不清。

    跳读第二遍,跳出书中阅读,重点阅读标记的关键词,概念,案例,总体感知到本章节作者是讲什么。由于第一遍做了标记,一边做脑图一边跳读,脑图很容易画出来了。要比读第一遍本章节的理解多了许多。

    整体阅读,再回到本书中,回顾第一段到最后一段,翻看全书,再次归纳总结,略微感到可以用自己话表达,本章节作者到底在说什么,作者的意图是什么,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虽然没达到自己对本章有种通透的感觉,自然表达作者的意图,但是**为了保证进度,先完成,完成每一步,再填充,补充关联,后完美,迭代优化,内化。 **

    相比易仁永澄的老师脑图,相差甚远。看到永澄老师的脑图,结构非常清晰,整体看,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多个枝丫的脑图展示,读完就像一个个体,一个模块,老大加入了自己很大的理解,几乎重构作者表达的内容。再回看自己的脑图笔记,仍感到有多个枝丫,无法形成整体的模块记忆理解。但又相比作者写的书,少了许多枝丫,更多的架构层次体现。

    慢慢来,持续做。按照本月计划完成阅读《思考快与慢》第三章到第五章脑图笔记(此目标任务是看到永澄老师对自己设定的月目标任务产生启发),每周一章节,持续三周,边阅读边做脑图笔记,第一周第三章,脑图笔记只是把书中关键文字脑图串联,第三周第四章,可以加上自己的话,或添加脑图支点分清哪是“属性,定义,特点,案例“等,脑图笔记的制作,书本的理解一周比一周感到有微小进步。

    边做,边体会,边反思,边总结。迭代积累。

    我经常会想到《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介绍的读书方法,易仁永澄经常提到这本书,深读20多遍,对自己产生巨大收益。

    下一步,以本次共读《思考快与慢》活动为抓手,补完《如何阅读一本书》未共读完成的剩下部分。找到自己的读书方法,理解力提升方式,学会自我提问,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快与慢》。

    我的方法总结:
    1. 细读第一遍,对关键的词,做圆圈标记。关键的句子,做波浪线标记。
    2. 对前后段有关联,牵线标记,待重复思考的作特殊符号标记。或添加自己的文字。
    跳读第二遍,读关键词,关键句,将其逻辑关系,串联关联制作成脑图。
    3. 整体阅读回顾,作者在讲什么,意图是什么,各段落的层次关系是什么,与前章节有什么关联。
    4. 以进度为导向,进度优先,制定一定的标准,每日一读,保持良好的秩序感,迭代进化共读完成《思考快与慢》,积累势能,积累思考财富。

    最后制作书写今天的关键收获,添加今句,制作今日日签。

    最重要的收获一定是自己理解的,有启发的,有共鸣的,有实际的落地作用。
    每日日签,配图选图制图,都要思量很久,如何与当下时刻的情境相关,如何与收获性的文字产生相关,图片和排版是否美观,日期序号天数是否正确?


    日签

    日签金句,是否与收获的文字内容对称,是否精炼,字数是否控制?
    170819《思考,快与慢》高标准共读活动第060天 :
    一个象征性监视符号可以促使人们改善自身的行为,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意识的参与。
    比如,路上的标语汽车左转,司机无意识地受到符合的行为促使,向左转。
    又如图二,在天津的王鹏程老师正拿着红色100rmb拿着给正在做平板撑的小伙伴看,大家自行脑补(^^)。

    鹏程老师

    当正想不到或想不起金句时,起身转转,换换思绪,左翻翻书右翻翻书或刷刷朋友圈,找到了一些灵感和启发感。上就是从小伙伴的朋友圈摘的,正与今日的收获,相关相对照,哈哈,Get done!
    本周计划完成第三章3.4节和第四章的脑图笔记终于完成,总共耗时3.6H,平均每天0.5H,一天最多消耗1.5H。右下角“阅读原文“”获得第四章脑图笔记。

    持续几天的晚睡,用脑也较多,细小的脖子快要撑不住沉重的脑袋。。。我要去吃大餐,约吗!?

    本文首发于该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是这样读《思考快与慢》(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rc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