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情的力量》这本书里,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共情,不是同情。共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另外一个就是反馈镜映能力。这个词也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从这个方面让我理解到,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特别想有自己的思考,特别想要独立,因为他们是靠着别人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观念,他们是在判断他人行为就基础上,寻找自己行为的边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建立在和他人互动的反应上,我们可能会把他们的行为看作是自恋,逆反,而不是真正的独立。这时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真实全面的反映,像一个镜子一样,因为这才是青春期孩子成长更好的反馈。
镜映能力,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因为孩子出生后,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他是靠父母或其他人对他的反应、评价,来建立自我的形象和自我观念,就像我们自己看不见自己,需要一面镜子才行。哪一种镜子照出来的形象最真实呢?自然是平面镜,它能反射出最真实的一面。
如果小孩的父母在孩子受伤或者感到痛苦的时候,不否认他们的情绪,并且通过言语和行动让孩子知道他们能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且还真诚地关注他们,愿意悉心照料他们的痛苦,那么孩子会感到自己被共情地对待,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不断成熟,即便有一天外界没有这样的“镜子”,孩子也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而在遭遇困难的时候,他也就具备了自我照料的能力,甚至还能把自己曾经体验过的关爱、照料再镜映给其他人。
另外,本书的重点是如何做好“共情”。首先要学会“共情式倾听”,就是抛开自己,给别人充分的机会去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不去控制和引导交流。共情式倾听,是我们抵达共情的最重要途径。
那“共情式倾听”该怎么开展呢?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抛开自己。怎么做到呢?
抛开自己,首先就要不评断,不给人贴标签,不搞简单分类。不管你对这个人的过去有多了解,不管你对这件事有多熟悉,你都没办法确定当下、此刻这个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真正共情的态度是:我们相信人是会不断改变的,生活是会流动的,所以,我们没有基于过往下判断的权利。
其次,抛开自己还要求我们不要随便做自我暴露。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常常会进入“比惨”模式,比如“哎呀,你这个情况我也有过,我跟你说,我当初比你更痛苦……”。
这个时候,你是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在发言。在倾听的时候,我们要保持一定的抽离,你不需要用你的个人故事来和对方产生联系,你要做的只是放下自己。
第二步,让对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怎么做才算是让对方充分表达呢?
首先,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把选择和权力给到被问的人,这不仅能让你了解更多信息,也能让对方更深入地思索自己的问题。
其次,不让情绪占主导地位。心理学上有种说法,说人在生理唤醒水平比较高的时候,认知能力就会收窄。就是说,人在愤怒的时候,思考能力会下降。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只能感受到比较激烈的情绪,比如愤怒或恐惧,其他的感受和想法都会被无视。
共情需要我们先稳住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节奏先放慢下来,然后帮对方把节奏放慢下来。谈话的双方都能远观情绪,才算是共情式倾听。记住,共情不是煽风点火,别让对方的情绪更激动,更别跟着对方一起激动!
共情式倾听的第三步是评估。什么是评估呢?注意,大家一定不要把评估和评判混为一团。评估是以共情为向导,找到真实情况的能力。
准确的评估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评估对方;二是评估自己。我们走出自己,走进对方的世界,跟那个人一起看这个世界,然后体会他的过往、品行、动机,这是评估对方。评估自己,需要我们反思在倾听中是否清空了自身的成见,在对对方的评估中,是否有些地方因为自己的情绪、需求、脆弱有所扭曲。
做出准确的评估后,接着才是第四步,向对方表达那些“感同身受”的话,这是共情的行动导向。
一般来说,感同身受的语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情绪的确认”,二是表达你的“理解”。
一旦你能识别自己对他人的“理想化”,“冲突”就不那么容易发生了。而当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时,对方也会学习到这种方式,进而转过来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共情让爱成为爱”。
当我们陷入激烈情绪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共情的,请你记得你可以多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当然你也可以教会他人这样做。
不忘初心。我们要时刻留意我们共情的目的,是为了对方好,还是仅仅满足自己的需要。
请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从共情出发,用生命影响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