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联盟每天写1000字会员专题
读书 | 醉翁的快乐 4——读《醉翁亭记》

读书 | 醉翁的快乐 4——读《醉翁亭记》

作者: 风糖_ | 来源:发表于2023-12-11 19:53 被阅读0次

中年再读《醉翁亭记》,继续追寻欧阳修的足迹,试图去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本文第一段中欧阳修讲述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由来,并点明寄情山水之快乐无边;又在第二段中,描写了山间四时景色及之奇妙变换;第三段则描写滁人游玩饮宴的生活场景。

这也是我很喜欢这篇文章的一个原因,《醉翁亭记》不仅是一篇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呈现出立体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互往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欧阳修即便再心胸坦荡,看到那些政敌和不知情人投来的探究目光,心里真的就没有苦涩的感觉吗?作为地方官,又如何与下属和自己的黎民百姓相处?

一般人遇到这样的挫折,自伤自叹,自怨自艾都有可能,也很常见。但有着道家思想的欧阳修从这些情绪中拔出双脚,没有躲在某个封闭的角落,而是投身自己喜欢的山水自然之乐中,在更辽阔的天地里纾解自己的郁闷。

儒家是入世的思想,越偏向儒家,人活的往往越累。而道家是出世的思想,越偏向道家,人活的越洒脱。道法自然,寄情山水就是摆脱精神压力的最好方式。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喜欢山水的不只欧阳修一个,路途中有老老少少、形形色色的不同人往来而不绝者,有些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着歌,还有些走累了的行人坐在树下休息。

“前者呼,后者应”,前方先行的人向后面打招呼,后面的人马上高声应和。一派热闹又和美的生动景象,应该是醉翁暗搓搓夸奖自己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如果很是愁苦,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谁有心思去旅游不是。

滁州人结伴出游的盛况被欧阳修记录下来,当然他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员。前面说过,山行六七里,跟滁州人一起来到琅琊山,而且来这里不仅要观赏美景,还要举办“太守饮宴”。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本文用了许多对句,读来郎朗上口,是学生们的福音。

欧阳修主张简明易懂的文学特点,这一小段描写了露营、野餐的情景,给大家准备的有什么呢,他说自己的鱼大而肥美,刚钓上来的;自己的酒醇香清洌,难倒也是新鲜出炉刚酿出来的?不知道古时酿酒工艺,不敢瞎说,反正这些简直是当时露营野餐的顶配。

“山肴野蔌”,这个就是出游的妙处,就地取材,顺手打只野兔山鸡烤上,再采摘绿色的荠菜,白色的嫩笋,黄色的香椿,褐色的蘑菇,咱就不说味道,光这颜色配搭和现摘现吃的新鲜劲儿,就让人流口水了。

可以说野餐的食材非常丰富,肥鱼、清酒、山肴、野蔌,种类丰富的菜肴有序摆放,毕竟人家是滁州最高长官。

相关文章

  • 滕 怡.醉

    醉 ——读《醉翁亭记》有感 滕怡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简洁...

  • 我读欧阳修

    最近学习过了《醉翁亭记》。那文章中的美景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然而。更无法忘记的是那《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 读欧阳...

  • 习字

    《醉翁亭记》

  •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醉翁亭记》

  • 千古醉翁意,悠悠言语情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千古醉翁意,悠悠言语情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卷首语:《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

  • 无标题文章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这名句想必是人人传诵 这《醉翁亭记...

  • 日课古文0607

    再写醉翁亭记,还是有错。

  • 2017-06-11

    《醉翁亭记》颖哲书

  • 2018-07-29

    《醉翁亭记》教学片段摘选 一 上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我自得其乐地为学生背诵了一遍,让学生练读一遍,然后又让学生...

  • 第1217期【文本解读】

    《醉翁亭记》的章法之美 文/高平三中 张永刚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 醉翁的快乐 4——读《醉翁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vm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