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先生最初到市里和一些朋友结缘,是因为赏识教育,那时候我第一次听说,朋友们请周宏到濮阳讲课,我们为会务服务,我也只能偶尔听见几句,要赏识你的孩子,要经常竖起你的大拇指……好奇心起,回家翻阅了他的书。
一向备受打击的长大的我,看的眼睛湿润了。别说是赞扬,就是接纳和肯定我想现在一些人也未必能真心做的到,她们习惯了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求我如何,只要不符合她们心意的,恐怕都定义为异类。
这也是我至今愿意自己独自在一个区域的原因,不打扰她们的幸福,也不让自己总是受挫。也许有些话不用说出口,只凭感觉就能知道,仿佛我们怎么也配在这个城市生活一样。十几年前,我含泪带着女儿离开的时候就想,也许我不会回来了,也许我也会回来,只是当我在重新回来的时候,我让自己可以有能力为自己的命运做主。
只是没有想到后来我们又有儿子,也没有想到我们会因为儿子很喜欢火车回来。反正阴差阳错,我们还是回来了,很多熟悉的感觉一起涌来。就这样我也被某些人莫名其妙的指责了两次。也许她们的嘴巴是痛快了,可是我的心很久还在流血。
我生气的时候就读《增广贤文》发泄不满,也明白她们之所以还如此对我,还是自己实力不济,还让她们有优越感如此任性对我。我告诉自己,早晚我要一个真心的道歉。
城市是她们的,也是我们的,我们一样也配的上美好,没有谁可以一味的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我再也不会仓皇出逃,就算将来还要离开,也要是我自己真心愿意。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读着这些冰凉的话,才明白原来的原来,生活好像并没有前进太多。
如果当初女儿小的时候,我多一些自信,少一些怨愤,坚持留在此地会如何?!只是人生没有如果,在若有若无的经纬中,我还是只能在自己的空间生活。
我觉得我们也配的上美好,不是她们说的那样,虽然我悲哀没有人愿意澄清谎言,也没有愿意接受现实,只是赤裸裸的现实不会因为一些人的心愿就能改变,就算她有能力让别人怒而不言,有事就称自己精神有问题,可是我不相信,夜深人静之时,真的可以睡的安稳。
“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让多少人感慨,也让暂时的站在上峰的人“洋洋得意”。可是翻开历史看看,多少“可恨的人也未必全是可怜的!”,中国话的意义太过丰富,道理终究是讲不明的,可是我还是愿意相信做人最好做事要留有余地。
无论今后生活还会发生什么,我将选择勇敢面对,不会因为一些话语立马自惭形秽。追求美好是所有人的权利,只是每个人对美好的定义不同。
也许在现实面前很多事无法逾越,我也要告诉我的孩子们勇敢去追求,人生我从不愿意靠迎合获得一切,我觉得自己配的上的美好,就一点点去努力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