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阳光2018初级研修
研修第三讲心理咨询的规范和流程(上)--2018-11-14

研修第三讲心理咨询的规范和流程(上)--2018-11-14

作者: 爱变心理战志清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23:48 被阅读8次

    有了驾照才有资格上路,至于上路以后车开的好与不好,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作为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我来说,已经具备了从业的合法资格,而从业的资历是需要假以长时间的实践。考证之前的学习是追求理论的正确性,考证之后的学习是讲求实践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所以需要完成学习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资格→资历→时间+实践

    一、心理咨询的规范

    实践要按照规范来,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短短二十几个字,每一个字都不容小觑。有很多很多的现象表明,一部分人做的不是心理咨询而只是咨询,甚至连求助者都没有。下面开始逐字分解:

    1、心理咨询师:考取证书就有了资格。开了五十年车的人没有驾照也不是司机,他的行为是违法的;考了证的人一直没有上路,只是有了资格却没有资历。

    2、协助:助人自助、助自助之人,没有自助能力的人我们做的只能是咨询而不是心理咨询。

    如果一个人贫血,采取输血的方式是最快捷的,但是一旦给他输血的话就会抑制他的造血干细胞,输的血越多抑制的越厉害,最终他就失去了造血能力不会自己造血了而是光等着输血。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给他适度的输血,能维持他的生命就可以,从而能刺激他的造血干细胞不断地造血。输血的过程很舒服可以让他当时很有力量,促进他的生理的成熟,而刺激的过程会让人不舒服,但是可以促进他心理的成长。

    输血使人产生依赖,就像许多家长一样一直在不停的给孩子输血,使孩子只是达到了生理的成熟,而不是刺激孩子不断的造血,促进他们心理得到成长。

    求助者到了咨询室,我们要分辨出他哪些方面具备自助的能力,哪些方面不具备自助的能力,也就是要具备积极关注的能力。不管是对待求助者,还是我们身边的孩子、老公,“积极正向阳光”是我们需要秉持的,要时刻看到他们积极正向阳光的部分。我们从小都在跟安全感对抗,安全感缺乏,因为那涉及到生命涉及到生存,所以“关注好的,漠视不好的”里面,漠视不好的很难做到,对于不好的我们反而关注的更多并且不断地强化。

    我们只有自己先明白然后才能够让求助者明白,心理咨询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是转移他的关注点使他达到心理平衡的。当求助者跟我们说他很难受、他抑郁、他失眠,这都是在关注症状,关注不好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迅速略过不好的看到他好的部分。医生是盯着症状诊断疾病,然后进行治疗;我们是滤过问题发现优势,把求助者的关注点由问题转移到优势部分从而掩盖住劣势。一个人能够来到我们面前一定是健康大于疾病,优势大于劣势。而求助者之所以痛苦是他们只盯着不好的,认为问题大于人,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使他认识到人大于问题。其实,最后问题并没有解决,没有没有问题的人,我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不去试图消灭问题,而是改变了关注点,人总是盯着老公孩子的不好、用放大镜盯着脸上的坑,时间长了就会抑郁、失眠、痛苦。没有问题的人反而是最大的问题。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些表面看起来比自己好的人肯定挨的打比我多,内心也许比我痛苦的多呢。再打个比方,一个人手指头断了到了医院,医生关注这个手指头用夹板固定起来,而咨询师对断的手指头无能为力,如果告诉他另一个手指头可能发生癌变,他的注意力就发生了转移。注意是一种状态,是对某个对象的指向和集中,随时都在变化,看到了优势就看不到劣势,一会是魔一会是佛,看到这个字的时候别的字就看不到了。他开始关注癌变的手指头的过程中,断的手指头也在慢慢康复,而我们制造的那个疾病(癌变的手指头)是可以随时撤掉的。

    当人被贴上标签的时候就只能看到她的标签部分了,一个人是精神分裂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他分裂的部分;一个人更年期情绪不好总是发火的时候,我们只看到发火的状态,其实发火以前也有,只不过以前每天五次现在每天七次,只有两次发火是更年期引起的。一个求助者坐到我们面前说他总是强迫性洗手时,我们问他:“你睡觉的时候也洗手吗?”他说“不不”,我们问“那你睡觉一般几个小时?”他说“8个小时”我们说“那你是16小时强迫症,吃饭的时候洗手吗”他说“吃饭4个小时不洗手”我们说“那你是12小时强迫症,那你工作的时候强迫吗?”他说:“工作9小时不洗手”,我们说“那你只有3小时在强迫洗手”。通过分析,求助者知道了自己认为的总是在强迫性洗手,其实每天也就那么一个来小时是这样。这个过程就是咨询师的积极关注过程,关注他好的部分,强迫的关注他不强迫的部分,抑郁的关注他不抑郁的时候,关注的目的是关注他的资源,让他自助,咨询师所起的作用只是催化剂的作用。

    一个咨询师可以闯荡江湖主要考察两个指标:别让人依赖和会共情。

    避免被依赖:不要回答他的问题question,而是帮助他解决问题problem,看到question背后的problem。

    识别依赖的四种类型:直接(我花钱来找你,你直接告诉我怎么办就行了)、间接(我不理解老公为什么不理我了,你帮我分析分析怎么回事)、不容识别的(我毕业了是该考研呢还是参加工作呢)、阻抗(我知道该这么做可是就是办不到)。只有识别出对方的依赖才有可能避免被依赖,才可能去解决背后的problem。最起码要做到把问题抛给他“不知道,你说呢”,本身他提出这样的问题question就是问题problem,尽量以问代答。

    协助就是不能赤膊上阵,可以在后面推着他走或者跟他并排走,但是不能自己在前面拖着他走。

    手指头的疼在脑子,如果有更大的灾难就感觉不到手指头的痛苦了,一个痛苦可以被更大的痛苦所替代,但幸福却替代不了痛苦,所以为了避免更大的痛苦,我们需要忍受当前的痛苦。焦虑是一种保护反应,是因为我们的防御功能,如果焦虑了我们就不容易得躯体疾病,不容易得乳腺癌,如果有了生理的疾病,就证明防御失败了,这时候人会变得恐惧而不是焦虑了。比较起来,感觉出焦虑是一种保护。

    3、求助者:需要满足三个条件①意识到自己有问题②愿意做出改变③付费的是求助者,满足不了的是来访者,需要把来访者变成求助者。

    意识一定先于知识和能力,先要有判断他是来访者还是求助者的意识。

    4、心理问题:存在,但是看不见摸不着

    心理现象

    在“知”中,感觉是个性特征,摸着墙是硬的还是软的,冷的还是热的就是感觉,但是我知道摸的是墙而不是屏幕,这是知觉(整体特征)。我们看到红色的衣服,“红色”是感觉(视觉),但是我们说“这件衣服是红色的”是知觉(经过思维和判断的结果)。上下左右实际是不存在的,它都在我们的大脑中。我们所说的都是记忆,说未来也是在基于过去的基础上的。我们感觉到的幸福、痛苦都是基于记忆,而记忆又是基于当下(能意识到当下就已成过去)的建构,是不准确的。人的心理就叫思维、精神、意识。表象属于记忆,想象属于思维。

    “情”:情绪情感。人是为了“情欲”两个字活着,欲是人的需要,是看不见的,满足了“欲”情是往上走的,满足不了“欲”情是往下走的。如何知道是否满足了“欲”呢?读面部表情,看眼色行事。

    “意”:意志是有目标,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目标管理难的是确立目标。

    心理过程:有起点有终点,中间有起伏。

    心理状态:无起点无终点,就是一个点。顶是一个点,没有面积,永远不能停留,所以人不可能站在山顶。求助者的某种情绪状态一旦达到某个顶点了,不可能长久,很快就会下来的。

    个性心理:有起点有终点,中间无起伏,很平稳。

    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指向行动,行动指向目标,实现了目标又产生新的需要——欲壑难平。我们看不见需要和动机,但是可以根据行为进行推测。

    马斯洛的需要动机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能力属于个性特征,有相对的稳定性,完成一项任务基本的。

    人格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气质反映生物属性,性格反映社会属性。慢比快难,急中生智,定能生慧,快反映的智,慢反映的慧。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心理现象这个表正向的是普通心理学,反向的是变态心理学,纵向的看是发展心理学,横向的看是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用到临床上就是诊断心理学,我们用它来解决问题就是心理咨询的技术。

    5、解决问题:朝三暮四(猴子上午吃三个苹果下午吃四个苹果)不行、朝四暮三(猴子上午吃四个苹果下午吃三个苹果)可以,因为猴子不能延迟满足。穷人什么苦都吃得了就是吃不了学习的苦,富人什么苦也吃不了就是能吃了学习的苦。牧师说不可以在祷告的时候抽烟(对上帝的不尊重),但可以在抽烟的时候祷告(极度虔诚)。解决问题和问题解决强调的重点不同。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正、负)、原型启发(故事为我所用)、思维定势。

    原型启发从生活中来,思考“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人遛狗还是狗遛人”?“症状在控制人还是人在控制症状”?“以养鸟的方式养鸟还是以人的方式养鸟”?“以你的方式养孩子还是以孩子的方式养孩子”?

    人解决不了问题,可能是定势在起作用。领孩子咨询了五次无效就放弃了,认为第六次也会无效;假设抛起硬币正面朝上,连抛十次都朝上,那第十一次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修第三讲心理咨询的规范和流程(上)--2018-11-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xp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