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人名篇🌍
古人四般雅事,你尝试过几种?

古人四般雅事,你尝试过几种?

作者: 花小全 | 来源:发表于2018-11-14 16:12 被阅读44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点茶焚香、挂画插花”乃古人四般雅事,自宋代开始,在文人的推动下,插花成为四大雅事之首。

这四般雅事距离小全最远的属焚香,离小全比较近的就是挂画插花了,哈哈……来来来,今天我们说说插花,关于插花,你脑海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西式插花会多一些,花店里、宴会上、婚礼上的大部分为西式插花,西式插花跟建筑学、色彩学也有很深的链接,更侧重设计。

东方插花侧重意境、文化的表达,以花寄托意念。

中国插花文化,萌芽于新石器时期,那时陶器上就有了各种植物的花纹。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也是花文化的开篇,里面记录了很多植物与古人的日常生活相关。

唐代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插花理论作品《花九锡》。

▲罗虬《花九锡》 ▲彩陶花瓣纹盆      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喜欢用花装点佛像,寺院也大量种植莲花。佛教中常用莲花插花,且一般只插三枝,寓意“前世、今世、来世”。

隋唐时期,儒家、释家、道家融合,对插花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插花的三枝,分别代表佛家的“三世”,道家的“天、地、人”,或儒家的“君、臣、使”。

▲榆林窟壁画《吉祥天女》

隋代时期,日本小野妹子出使中国,将在中国所见的佛教礼法、佛前供花仪式等一同引入日本,长达1400年的日本花道历史从此展开。

说起日本花道,自然想到物哀文化:真情流露、触景感物生情,涌现出诸多感觉或喜悦、悲伤、思念、憧憬。物哀美,展现的是一种哀怨凄清的美感世界。

插花之道可以说和物哀的思想完美的贴合,用一颗善良的心,把自己对天地、自然、时间万象的感受,用花来表达出意境。

▲物哀之美

插花难的不是技术,而是一个人对事物时间、空间的感知。让自己的作品有形有神,可以让观者在赏美之余,更能体会到一份惬意与思考。

所以插花等艺术行为,都伴随着哲学哲理,让深奥的智慧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也更易于让不同的人,更简单的去理解和接受,从而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明悟得道。

花道不单表达花的美态,亦要表达出造型与神韵,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感觉,人有节花有品,以花喻人,以花喻世。

以花的含苞待放、盛开、凋谢,来寓意事物的过去、现在、将来。

花与枝叶相伴相生,自然的循环更替,一花一叶表现了自然的缩影,也更是人一生的缩影。

插花是一种智慧,生活如是。

插花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四时变化、人物性格、悲喜、根据不同的事物,通过自己的感受来悉心创作。

人有情,插出来的花也更有灵性和美感。认真的感悟生活,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情趣。插一束符合心情的花,看它优美的为自己展示芳姿,静静的午后,沏茶对花而饮,岂不惬意。

相关文章

  • 古人四般雅事,你尝试过几种?

    “点茶焚香、挂画插花”乃古人四般雅事,自宋代开始,在文人的推动下,插花成为四大雅事之首。 这四般雅事距离小全最远的...

  • 瘦金体书法│《古人雅事》

    古人雅事入书,权当也是一种雅事吧。 一、莳花 花,是自然的生命最灿烂美好的展示,莳花是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一种...

  • 古人九大雅事

    焚香 品茗 听雨 赏雪 侯月 酌酒 莳花 寻幽 抚琴

  • 四季花道努力参与和谐社会文化复兴的努力

    四季花道努力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孜孜不倦的传播生活美学,让更多人知道古人四雅事:焚香品茗插花挂画。 我们一直积极组织...

  • 随题一首

    梦里春风做归客, 醉中无愁留孤灯, 尝尽人间风雅事, 也无风流也无名!

  • 古人之九大雅事

    在古代,文人墨客都注重修身养性,焚香作画、吹箫抚琴、观景吟诗、登高远游、对酒当歌就成了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真...

  • 人间醉美茶茗香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人的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中,茶作为雅事之一,在历代国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 Java & Groovy & Scala & Kotlin -

    Overview 测试分类 测试过程通常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一般常说的有那么几种: UT,IT(CT),ST,MT。...

  • 文人四雅事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关于文人四雅事,说来有些惭愧,起初我只知晓品茗一事,其余三事一概不知,今天读了一篇文章,恰巧...

  • 2017, 制定一个靠谱的减肥计划

    减肥你尝试过几种方法?健康有效么? 我曾经只尝试过一种,节食。 不过我周围的女孩子尝试过非常多的方式: l 节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人四般雅事,你尝试过几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uyj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