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题诗_诗歌©文学创作简诗
新诗欣赏|痖弦《盐》,谁能给我一把盐呀

新诗欣赏|痖弦《盐》,谁能给我一把盐呀

作者: 四龙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4-08 18:00 被阅读0次

痖弦1949年随军来台,1965年就封笔,他的诗集《深渊》,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诗集,如“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温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点点酒和木樨花之必要”,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而他对自己的作品极为苛刻,像是《红玉米》和《盐》最初都没有选入《深渊》。

一起欣赏,痖弦《盐》,瘂弦〈鹽〉

二嬷嬷压根儿也没见过退斯妥也夫斯基。春天她只叫着一句话:盐呀,盐呀,给我一把盐呀!天使们就在榆树上歌唱。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没有开花。

盐务大臣的驼队在七百里以外的海湄走着。二嬷嬷的盲瞳里一束藻草也没有过。她只叫着一句话:盐呀,盐呀,给我一把盐呀!天使们嬉笑着把雪摇给她。

一九一一年党人们到了武昌。而二嬷嬷却从吊在榆树上的裹脚带上,走进了野狗的呼吸中,秃鹫的翅膀里;且很多声音伤逝在风中,盐呀,盐呀,给我一把盐呀!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开了白花。退斯妥也夫斯基压根儿也没见过二嬷嬷。

注:
1.二嬷嬷(èr mā ma),嬷读音“mā”,老妇人,奶奶或妈妈的意思。这里可能是诗人的奶奶,也可能是指代旧时代广大受苦受难的农村妇女或卑微的小人物。
2.退斯妥也夫斯基,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作家,作品多反应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哀。港澳台翻译为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杜斯妥也夫斯基。
3.雪,东晋谢朗“撒盐空中差可拟”
4.党人,武昌。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谈情说爱的词语已经泛滥成灾,故弄玄虚的句子招摇过市,随波逐流的诗人自我陶醉。然而痖弦的这一首《盐》让我重新认识创世纪诗刊的超现实主义,中国题材的多样性和可写性,也让我看到了诗歌的希望。

关注贫苦小人物的命运,古来有之,如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张俞《蚕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当然也是自喻)。而二嬷嬷也只是一个不知姓名,不知事迹,是千千万万农村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和古代诗人不同的是,痖弦似乎冷酷无情地旁观,二嬷嬷的命运不可拯救。

不可拯救的命运,是悲剧,是人为的,时代的悲剧。

生活不能离开盐,柴米油盐酱醋茶。盐也是平凡生活的象征,是最基础的生存资料的代表。没有盐,也没有豌豆,靠什么活着?求助于天使,盼望于盐务大臣,期待于党人,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可谁也帮不了她,天使反而笑话她,就算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不会了解中国农村的忧郁,更不会为一个老妇人写出同情的文字。

我的理解是,天使,盐务大臣,党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具有象征意义。天使自然是宗教的精神寄托,不一定是基督宗教,更是佛教的普度众生,救苦救难;盐务大臣指代清朝封建;党人是新时代的希望民主派,然而那时二嬷嬷却饥饿地不能忍受而离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象征苏俄,具体就不分析了……。

然而他们都拯救不了二嬷嬷。盐白如雪,如豌豆花。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仿佛二嬷嬷从来也不曾存在过,但奇怪的是,风中老是传来伤感、永不停息的呼声——盐呀,盐呀,给我一把盐呀!

相关文章

  • 新诗欣赏|痖弦《盐》,谁能给我一把盐呀

    痖弦1949年随军来台,1965年就封笔,他的诗集《深渊》,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诗集,如“今天的...

  • 新诗欣赏|痖弦《红玉米》

    痖弦,本名王庆麟,生于1932年,河南南阳人。青年时曾经从军,尔后随国军转来台。自政工干校影剧系毕业后,服务于海军...

  • 给我一把纯净的盐

    最纯净的盐,来自忏悔的泪。 01 最近的日子大概过的太惬意了,孩子很乖,我闲下来还能看看书,写写文章,刷刷简书,没...

  • 盐,盐,盐

    单凭英文一个salt就足够毁掉城堡、庄园、骑士和贵妇人等等美好老欧洲了。 salt现在还有个常见的短语,叫eat ...

  • 【胡亮】窥豹录·痖弦

    痖弦,生于1932年,南阳人氏,后迁居台湾。诗人,话剧演员。现居温哥华。 痖弦著作及其评传。 ...

  • 一把盐

    一位小和尚对师傅说, 整天敲钟打坐好苦啊。 师傅没有理睬。 这个小和尚又对师傅说, 整天敲钟打坐好苦啊。 师傅回应...

  • 盐盐

    是谁笑容太甜是谁泪水太咸是谁温柔歌唱切断心弦 是否时光太快是否岁月太慢是否有一颗星眨一眨眼 无法拒绝雨夜难以割舍晴...

  • 八:港台文学(二)

    诗歌 痖弦:《痖弦诗抄》、《深渊》、 叶维廉:《赋格》、《醒之边缘》、《花开的声音》、《忧郁的铁路》 杨牧:《水之...

  • 戏太多

    盐野七生,戏真多呀。

  • 炒菜什么时候放盐最合适?很多人都做错了!听听我的意见

    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俗话说:“好厨师,一把盐”,饭菜的美味似乎与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盐吃多了无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诗欣赏|痖弦《盐》,谁能给我一把盐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bl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