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是一种围而相杀的游戏。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孟子》、《论语》、《左传》这些都有很多关于围棋的记载和评论。
比如《孟子》中就有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围棋高手——弈秋的描述。是说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弈秋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而另一人总想着有大鸟飞来好猎杀。虽然两人一块儿学的,但时间久了水平就有差距了。
到了两汉时期,宫廷中盛行围棋。汉高祖刘邦和戚夫人两口子下棋的故事那更是夸张。
二人围棋行乐竟形成了宫中习俗,甚至说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谁输棋了就要捧着丝缕拜求北辰星,以免疾病。可惜,后来戚夫人终于被嫉妒的皇后吕氏害死。
还有大家所熟悉的三国演义中,关羽刮骨疗毒下的也是围棋。
我们再说说南北朝。
《资治通鉴》中有这么一段话。
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敌。”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话说,在距今1600多年的晋朝,曾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战役,他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
当时的前秦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兵力空前的强大。于是前秦的首领符坚发兵百万攻打东晋,想要扫平江南。东晋的皇帝,急招宰相谢安进宫商讨御敌大计。且,令其统领八万人马抗击秦军。
谢安在大军压境之际一如既往,照样下棋,弹琴,饮酒,作诗,闭口不谈大战之事。领军大将谢玄是他的侄儿,看到叔叔如此,不禁心中焦急万分,急到谢安的帐中询问叔叔的破敌计划。谢安只是随便说了句“到时再说吧”,就什么都不说了。谢玄回去后坐立不安,又不敢再三追问,可又放不下心,就和大都督谢石(谢安的弟弟),辅国将军谢琰(谢安的儿子)一同去看望谢安。
三人进得府来,谢安就知三人是为大战之事而来。然而谢安却闭口不谈御敌之事。谢安从从容容,好象没事一样。他吩咐家人和姬妾,一同去东山别墅游山玩水。山林间,小溪旁摆下了棋盘,谢安与他们轮流下棋,开始了车轮大战。谢玄暗自着急,但又不敢问。谢石是谢安的弟弟,他知道自己只能空挂一个大都督的名,有谢玄在,也就什么都不问了。谢安不慌不忙,行棋如行云流水,下得潇洒自如,得心应手。而谢石、谢琰和谢玄这些人,一个个心事重重,心不在焉心神不安,心里掂记着战事,棋下的前后矛盾,不是昏招败招,就是漏招臭棋。一个个就都败下阵去。直到日落西山谢安才尽兴而归。
三人深受谢安的感染,知道谢安定是胸有成竹了,所以回去后,各司其职,各练其兵,兵民们一看,也是人不慌,国不乱。军民上下,严阵以待。
在晋军收复寿阳后,谢玄派出特使,向坐镇压后方的谢安报捷。特使到时,
谢安正好与宾客下围棋,随手把书信放在床上(这床,可能是现在马扎之类),一点也没有喜色,仍旧照常下棋。客人问他,他慢慢回答说:“小家伙们已经击败敌兵了。”直至下完棋,才回到内室,过门框时,木屐上的齿碰折了他也没发现。(其实他内心极其激动,强装镇定)
其实,在得知前线大捷后,谢安兴奋得早就难以自制了。他之所以镇慑心神,得棋如故,不过是故作姿态而已。
元朝人王恽有《谢太傅弈棋图》诗:“胜负心中料明,又从堂上出厅兵,怡然一笑楸枰里,未碍东山是矫情。”把谢安纹枰谈兵,大破强敌的心理、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
随后在淝水两军的大决战中,晋军彻底打败了秦军,获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胜利。
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齿”的来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