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三三一:为什么“无友不如己者”

《传习录》三三一:为什么“无友不如己者”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4-05-24 09:40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三三一:为什么“无友不如己者”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关于“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在《论语》中,是罕见的重复话。大家都知道《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的孔子的言行录。整部《论语》有五百多条,既是编纂,背后一定有个“编委会”,至少也是一个团队在运营这件事。由此来看,出现“重复”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孔子时时把这话挂在嘴上,以至于出现了不同场景中的不同意蕴,编者难以取舍,最后就都保留下来了。要么是编者认为这句话很重要,在不同的单元篇章中,都需要这样的话来支撑单元主题。

总而言之,“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从价值层面看过去,是有分量的。

今天,我们讲“紧密团结在某某某周围”,讲“向上社交”,多多少少都有些“无友不如己者”的味道。但这些实际上都还或多或少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除了从“功利”的角度去讲“无友不如己者”之外,王阳明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另一层意蕴。

告子讲“食、色,性也”——饮食是维持人个体生命延续的必须,男女是维持人类种群生命延续的必需。其实,思想和价值也有一个“生命”延续的问题。王阳明身边之所以聚集起那么一大群优秀的人物,显明的线索是因为他占据了足够引发巨大影响力的生态位,不少人希望通过拜师这个途径实现“背靠大树好乘凉”。不那么显而易见的线索是因为他建构起了一个完整的足够包容和接纳天下人的思想和价值体系——“致良知”之学,在众多的人之中,不乏有冲着这个思想和价值体系而来的。从告子的角度看过去,生态位是无法延续和遗传的,反倒是思想和价值体系,有可能穿过生命获得延续的机会。

弟子中冲着阳明先生“生态位”影响力而来的不在少数,阳明先生则更希望弟子们能传承与发展他“致良知”的思想和价值体系。

阳明先生说:“各位大贤在我这里,务必要确立一个必须做圣人的决心,时时刻刻用功,要有‘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勇气,才能在听我讲学时感到句句有力、得到相应的滋养,如果整天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就像一块死肉一样,打它也不知痛痒,只怕最终无济于事。回家后重又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岂不让人惋惜?”

为什么要“无友不如己者”?倘若你努力社交的都是自己看不上眼的人,一方面无法获得对方“生态位”带给你的有益影响,甚至可能还要无意义地消耗你自己的能量;更为关键的是你无法从对方那里获得有意义的思想与价值输出。

思想与价值体系是什么?是精神层面的影响力。打个比方,人吃东西无外乎是为了获得身体上的营养,再不然能获得些精神上的滋养也可以考虑。如果有一种食物,既无法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任何营养,也无法带给人以任何形式的精神滋养,这种食物还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人心目中认定的“不如己者”,不就是这样的“食物”吗?

王阳明看待冲着自己生态位涌来的众人,不仅希望他们传承与发展自己的思想与价值体系,而且坚持希望他们“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这是要踏踏实实去实践“学为圣贤”为学目标的意思。“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出自《朱子语类》,比喻做事要痛下决心,扎实用功。没有痛下决心、扎实用功的意思,做什么事儿都是难有结果的。

几百年过去了,回过头去看,我们当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非但当时在座众人,即便时此后数百年里的无数后来者,没有人真正像王阳明所希望的那样,立定了做圣人的心,“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地去踏踏实实做个圣人。更多的人反倒是像他担心的那样,像一块死肉一般,打也不知得痛痒,在阳明先生死后重又回到从前做人的老路上去了。

为什么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得道者的心气儿和能量,常常是几百年不遇的。在他那几百年不遇的心气儿和能量的影响下,人不一定升天成仙,至少可以更像一个人一样,活得充实而有尊严。一旦脱离了那道场的影响,人很快便“泯然众人”了。

非但冷时人需要抱团取暖,向圣贤进化的路上,人同样需要抱团取暖。我们看苏轼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向圣贤进化的路从来都不拥挤,因为坚持“学为圣贤”的人少之又少。那依稀看到相应境界的伟大的人,何尝不想多度化几个人呢?而那看到伟大之人的伟大的追随者,何尝不想沾些伟大之人能量的光呢?

《大学》在写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时,那执笔的人,心中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热血贲张呀!

孔子讲,颜回不是能帮助我在思想上向更深处漫溯的人,而是对我所说的能够坚持长期去做的人。颜回之于孔子,是“无友不如己者”;孔子之于颜回,也是“无友不如己者”。

相关文章

  • 辩论会(发言稿)

    辩题:无友不如己者 注释1:无友不如己者,指的是一句成语,意思是不跟自己(志向)不同的人交往。 注释2:无友不如己...

  • 辩论稿(正方)

    七一(正方) 七二(反方) 辩论题:无友不如己者,交不交。 我觉得应该交。因为“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不跟自己志向不...

  • 孔子: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无友不如己者”和“无宴不与”的人 ——《论语》日知录之一 和而不同 “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很容易使现代人困惑—...

  • 圣贤历艰险,豪杰出风尘

    《论语•学而》之二 1.8郭老师,请问"无友不如己者"正确吗? 无友不如己者此句没头没脑,不过有头有脑便...

  • 学而8

    无友不如己者,真就没朋友了吗? 1.8【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你真的懂了吗?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无友不如己者”,这是历来争议很多,甚...

  • 无友不如己者

    南先生解读“无友不如己”可是和我曾经所学全然不同。早先看到《论语》注解中,对”无友不如己者”的解读是:不要和...

  • 无友不如己者

    初与“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相识,感觉甚是亲切。它仿佛是孔夫子在告诫我说:“你要看得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谁都不如你...

  • 无友不如己者

    一个人玩跳格子 一个人框手绳 一个人去上学 一个人吃中饭 一个人熬夜做题 一个人看电影 无所谓孤单 人多嘈杂 反正...

  • 无友不如己者

    我曾经跟朋友开过一句玩笑,我说我从不想看心灵鸡汤类的书籍,因为我研究透了心灵鸡汤类书籍的祖宗——《论语》。 作为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三三一:为什么“无友不如己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dx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