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原文: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宝。美言可以市尊,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者万物之奥:整个宇宙背后的秘密是什么,一言概之,就是道。道就是人生和宇宙的究竟。
善人之宝:真正的善人,一个有大德之人,为什么能够有修有证,就因为他得道,悟道之人才是真正的善。
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之人如果还想有被拯救的机会,一定要靠“道”。
美言可以市尊,尊行可以加人:符合道德语言,我们称为真正的美言,一个人说出的话,如果是在道上,他的文字和语言是体现了大道的,有巨大的价值。有时可以用金钱表示,有时远不是金钱可以表示的。
美言可以市尊,代表了一个人证悟以后,他的话包含了道的信息,有道的智慧在其中。
尊行可以加人:尊行,一个有道之人,他的行为很尊贵。加人,感染、引导、教化别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一个人如果说不善,他的品质修为有问题,我们不要抛弃他。通过美言,符合道德智慧语言,通过尊行,有道的这种行为的感召、教化和引导。用有道之人的语言语叫“知”。用有道之为的感召的行为叫“行”。一起对不善的人进行教化引领,教育,感召。
故立天子,置三公:三公,除皇帝之外很尊贵的人。
有拱璧以先驷马:甚至他有很尊贵的礼器,叫拱璧。或者说出行时有四匹马并排的车子。一个人在社会上无比尊贵的地位,不如坐进此道。都不如好好的通过自己的修正去领会,证悟到。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为什么老子说即使当了皇帝贵为丞相都不如去证道。
一个人一旦去证道,有罪以免邪。一旦想免罪通过自己修正,超越之后罪可免,“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这里的“罪”更多是从心性的角度。心性证道了,所谓造恶的那部分给超越、化解掉了。
使得内心得到彻底的净化,把“罪”的根切除掉了。
故为天下贵:天下所有的权力,地位,金钱,财富都没有“道”尊贵。
收获:天下最贵的就是道。看清楚什么东西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