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有个发现:当有了一个分类框架时,会更吸引我去填充满。
比如制定日程,若是在一个纯空白页面,就是会想到什么记什么,但是如果预先有一个框架,比如有了划分出时间区隔的日历本,事情自然而然就进入到各个区隔,能够做到一目了然。
还有在引发思考,我最近使用了一个模板,叫做「见感思行」,也就是将见到的任何如实记录下来,然后写出产生的感受,再写出思考,最后是想要采取的下一步行动。我开始尝试了几天,发现当这样去做的时候,好像思考真的就会源源不断被牵引出来,好像抓住了一个线头的感觉。
实践欢喜老师的「见感思行」模板当建立起一个清楚的分类框架后,就会仿佛激活我想要去记录或创作的更大热情。这样一个框架对于我来说有一种引导作用,感受到这是大脑喜欢的方式。
这个发现让我开始对大脑产生更大的兴趣,因为我想到在我以前没有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我连对于笔记本的选择都会出现很大的障碍。会纠结于选择的这个本子是不是能让我持续记录下去,听起来是不是很荒谬,怎么是让本子来决定呢?因为我会发现有的本子我就很愿意去写,比如横线之间的间距、页面的大小,总之整体感觉很舒服。但有时候就会想要去尝鲜,学着别人的样子,用活页本,以为自己也会一页一页往下写,而且预想会很方便,前后顺序可以自由切换。但实际上,记录过于紧密,导致活页反而成了一种累赘。
有了框架之后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分好类的,这更让我感受到最近也在探索的「知识模块」这个概念。之所以想要展开来讲这个发现,是因为我发现更大的意义在于,大脑原本就是这样的“设置”,就是一个个模块,就是需要有一个框架,然后往里面填充的。这像是一个映合,通过感知大脑喜欢的方式,来发现大脑更多。
大脑和我们是如此紧密,我们却并不了解,或想要去了解。我们是不是有时候就会陷于一个「盲区」,明明有可以直达解决问题的方向,却避而不见。其实我们如果想到多了解大脑一些,很多问题会自动消失。当我们选择了大脑喜欢的方式,最受益的就是我们自己。可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原因,却因为大脑就存在于我们本身而被忽略了,进入了「盲区」。
这竟然会有点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脑成了庐山了~ 而如果真是如此,当我们缩小,能够置身于“大脑”这座山之中去看一看的话,探索的姿势就准备好了。或者,像开头说到的先建立好分类框架,比如设立一个专题,就叫做「大脑的不同姿势」,包括大脑舒服时候的样子(知识模块)、懒惰时候的样子(认知偏误)、安静时候的样子(定静冥想)、大脑思考大脑的样子(元认知)。
正在写这篇的时候,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到结尾会这样!有点出乎我的意外,不过也许这也是大脑喜欢的一种方式:让文字带领着去探索,一切虽未知,但当抵达时,尽收眼底。
后续思考,持续上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