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引用
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有一位常年在武当山修行的道长朋友每次下山都会来我家做客,和父亲一起喝茶聊天。
一次他提及自己在凡尘中历经磨难终得圆满的姐姐时不由叹喟道:
“人生很长也很短,很苦也很甜,得尝所愿是幸运,求之不得是常态。”
当时还在念小学的我给他们摆好水果泡好香茶转身回房写字时心想:人生短短不过百年,如果求之不得是常态的话,那尘世中该有多少婆娑遗憾呀!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修炼到清心寡欲甚至无欲无求的境界,是不是就没有求之不得的苦恼了呢?
可是,人生没有任何追求也就失去了动力和乐趣了吧。
但若所求所愿皆为善念,是不是天上的佛菩萨和列位神仙就能加持保佑心想事成呢?
长大后观察和体悟到的人间是——深陷红尘中的凡夫俗子无非不过是为了安身立命终日里为生活劳累奔波。追逐名利,只是或多或少,却不是可有可无。
要生存,就必须主动或者被动地追逐功名利禄。不同的是,有人清净淡泊、身不由己,有人却天性热衷荣华富贵,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使尽浑身解术不惜牺牲别人的任何利益只为成全难以启齿的一己私欲。
但,无论你清静淡泊知足常乐,还是贪慕虚荣利欲熏心、只要你是个血肉之躯的红尘中人,就一定有过这样或那样遗憾的事,或得不到的梦。
这个梦,也许是一个职位,一笔财富,也许是一个梦寐以求的人。
现在回想起来,道长所言极是——有人得不到,是因为机缘未到,需要先苦后甜。
而有的人,得不到,是因为德不到。前世或今生。
得到了,是因为德到了。
德大於得,必有所得。
得大於德,必有所失。
一切皆有因果承负 。
若你的所念所想是一份可遇不可求的感情的话,那么所需更多的则是你们彼此的因缘果报,而不仅仅只是在于德行的具足与否。
毕竟,也只有缘分最是可遇不可求。
莫要心急,且看时光不语,却能回答所有的问题。
作者简介:忙时弹琴,闲时种花,自幼志在琴歌书画的钢琴老师。生在楚地东南,长于清泉溪下。求学江南,现居华北,梅花樱桃豌豆夹,此是旧生涯。更有枣树柑橘栀子花,种在故人家。平生诗句是山水,一溪云月是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