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的终局
利休切腹的早上,乌云密布,狂风骤雨。利休和妻子坐在屋檐下,看着这场汹涌而来暴风雨。而屋外有秀吉安排的三千武士,早已等候多时。面对秀吉的威压,使者的劝告,他说:“这世上,唯有美丽的事物能让我低头。”然后他便在茶屋内切腹自尽。他把他这一生,都献给了那杯茶。
这部电影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电影的诠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传奇的一生,还能看到日本的茶道精神以及对美的极致追求。电影充斥了日式的茶道美学,布景,服饰,构图都非常考究,每一帧都具有别样的美感,和利休对美的追求不谋而合。而我们作为观众,也会有非常美的观影享受。
千利休1522年出生于日本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学习茶道,18岁时拜师武野绍鸥,1574年成为织田信长的茶头,后因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战败自尽,丰臣秀吉掌权,千利休又成为丰臣秀吉的茶头。千利休提出的“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对日本茶道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他还将茶道与侘寂美学结合,追求知行合一、自然简朴、残缺易逝之美,改变了当时以黄金为审美价值取向的奢靡风气。不仅是茶道本身,连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书画、庭院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贯穿了他的美学观点。直至今天,“利休栅栏”、“利休色”、“利休豆馅”等,诸多用利休命名的事物都源自利休对美学的深远影响。
2.他的过往
利休切腹的二十一年前,很多人给信长献出宝物,有北宋赵昌的画作,唐产的花饰茶罐,自家的传家宝茶碗等等,但是都没有入信长的眼。姗姗来迟的利休小心翼翼地打开用布包裹着的一个木盒子,并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然后利休拉开门,在盒子里注入清水,信长看了看盒子,把一整袋的金豆子都给了他。这里导演用了一种延迟的手法,观众其实不知道盒子里是什么,只知道他把信长征服了,然后秀吉等信长走后,去看那个盒子,我们才得以借秀吉的视角看到了盒子里的美妙,一轮明月,配上盒子底部的金色海浪和天上飞鸟,形成了独特的景色,压过了在场的所有宝物。从此,他就成了信长的茶头。
这里不得不提起饰演利休的演员市川海老藏,他作为歌舞伎演员,对传统文化本来就有较为深刻地理解,而电影中他举手投足间的那种韵律的美感、丰神俊秀的面容,让你丝毫看不出表演痕迹,仿佛就是千利休本人踏着时光逆流而来。饰演利休妻子的中谷美纪,一颦一笑也都具有那种细腻端庄的古典之美,两个人的表演配上电影非常优秀的光影,对观众来说,是绝美的享受。
信长曾经让利休招待葡萄牙传教士,席间他问葡萄牙人对库房的那朵花蕾怎么看,他说“生命的萌芽,一杯茶便能使人心情愉悦,就连库房的土墙也能闪耀生辉。”信长说利休是以那一朵花蕾向欧洲挑战。这里虽然展现了利休追求的空寂幽玄的美学,但其实也是深含政治意图的,不然一开始利休也不会去向信长献宝。他一直是非常有野心的,但他的野心和信长的野心不同,他是想把茶道精神传播下去。所以当信长问他:“发现的价值由谁来决定。”利休“大言不惭”的说:“美,由鄙人来决定,鄙人所选的珍品,能孕育传奇。”随后信长大笑说:“在我左右又添欲夺天下之人了。”这里指的其实是两人,一个是丰臣秀吉,一个就是利休。只是他们一个人是想要得到天下的权臣,一个是无欲无求的茶人,这两个人从此时开始,就注定不是同路之人。
镜头切到利休切腹十年前,秀吉因触怒了信长,而去利休的茶室,借问茶求道,茶室墙上的闲字,与茶室的朴素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利休以一碗稗子粥使秀吉忆起童年和母亲相处的场景,让秀吉泪流不已,又以一碗茶让秀吉品尝生命的喜悦。彼时彼刻,他是触动了秀吉的,秀吉或许也曾把他当作朋友,老师。但当秀吉权倾天下之时,却并不能像信长一样欣赏利休的这份睥睨众生的孤傲。因他出身卑微,所以他想拼命地得到,如方丈所言:“人世间,有三毒火焰熊熊燃烧,贪婪、愤恨、愚钝,秀吉之毒,即贪婪之念。”而这贪婪之念,日益膨胀,终有一天会烧尽利休的一切。
而在全国茶会上,当秀吉看到了被万民敬仰的利休时,他忍受也终于到了极限。他不顾利休的哀求,杀了宗二,借以警告利休。但利休虽然可以悲悯众人,却永远将自己的生命放在美丽的事物之后。
秀吉想要夺走利休拥有的一切,于是下令纳利休的女儿为侧室。这里有很短的一段以女儿为视角的回忆,竹林飞雪,得此向阳处,以碳粉染黑之席覆盖之,它是将这地面的温暖错以为春了吧。利休的女儿惊叹于父亲竟然可以欺骗竹笋。为了自己奉若神明的父亲,她选择了成全父亲的坚持和信念。那一刻她应该是没有惧怕的。
3.他的开始
影片的最后三分之一回到了千利休的视角,这是他如何形成对美的理解的过程,也是给观众解谜、给妻子解谜的一个过程。年轻时的千利休对被某位大人买来为奴的落难高丽公主一见钟情,他去照料她,给她做高丽菜,在得知她即将被送去为奴的时候,他想要带她回到高丽去。这样的爱情其实从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他们被追到穷途末路,语言不通的两人,通过在纸上写下汉字来沟通。利休问她是想苟活还是愿意赴死,而她用一句白居易的诗词给了利休答案:“槿花一日自为荣,何须恋世常忧死。”
他亲手烹最后之茶给她,他和她约定好了共赴黄泉,但是他却不敢喝下带有毒药的茶。他以为是他负了她,熟料她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高丽话其实是请你好好活下去。他在大雨中痛哭流涕,自此陪伴他的,就只有那个她留下的香盒和一截断甲。千利休对于美的追求源于这段往事,所以每当木槿花开时他都会消失不见,其实是去怀念她。
他到了生命的最后,终于烧掉了那枚断甲,决心随她而去。而当他切腹自尽之后,他的妻子多想摔碎那个手壶,那她竟然不忍心,因为那是这世上最后一个与他有关的物件了,因为那是他小心翼翼保护了一辈子的“珍宝”。他的妻子其实在影片中属于一个见证者的角色,见证了利休的一生。然而观众却能从中感受到她细腻浓烈的情感,从她说“我想成为您的妻子”开始,到最后为他盖上麻衣,这短短几十年的陪伴,她多么想要没有尽头。
影片采用的多重视点叙事的手法,扩展了电影的视域,让故事和人物都更加丰富饱满。首先以妻子的视点为开始,然后是客观的视角,后又回到妻子的视点与开始相呼应,影片最后变成了千利休的视点。千利休虽然失去了作为入世之人的极乐,但出世之后对茶道精神的领悟,对美的追求成为了永恒,直到今天。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pusu_movie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一起来玩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