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写的工具书有个特点,就像西餐厨师做菜一样,它会精确地告诉你每一步会怎样做:
你该准备哪些东西;
你第一步怎样做;
第二步到最后一步应该怎样做。
所以明明可以用一页纸说完的操作方法,他们会写成一本书。
但是,正如麦当劳的味道全球都差不多,可预测但是很稳定,已经配制好最好的秘方,所有店面直接照用即可,即使是不会做菜的人按照菜谱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不会出现中餐厅那种由于菜单上“少许”“少量”等模糊性描述导致餐厅菜品质量良莠不齐,而笔记术显然需要像西餐厨师的菜单一般事无巨细、一一告知,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毫无疑问做到了这一点。
通过一个下午的阅读,仔细地整理了重点及可以照搬的方法,发现立马可以上手使用,真是很不错的一本工具书,而且即使原本不会笔记术的人也会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书中的原则,成为信息整理达人。
作者在一开始就强调了一个原则,即简洁,无论是小到笔记本的选择还是最重要的笔记记录方式,整本书都是围绕这个原则发散。
第一章开宗明义,所有记录放在一个笔记本里就好。可能是性格使然,大多数人,尤其是女生总是追求一种仪式感,学习笔记得分好几个本子来记录,笔也得准备好几种颜色来勾勾画画。但是因为不在一个本子里,本子分开放的时候不一定能及时找到,所有的笔也并不是随身携带,再加上笔记设计不合理,久而久之会产生有种应付的感觉,感受不到记录的好处进而流于形式甚至放弃记笔记。
作者奥野宣之非常感同身受地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强烈建议将所有笔记放在一起,不分门别类,而是以时间为序尽情记录,不管是电影票、车票、某篇文章、会议记录、自己的想法、打印的照片,都可以放在同一页,这样似乎像一锅大杂烩,但是很多属性模糊的笔记很难分类,还耗费精力,所以干脆放在一起,还有平时出去或许无法用笔记本,用小纸片记录也可以,到晚上再粘贴到笔记本上,无论是小纸片或者小纸条,甚至是餐巾纸或者名片也行,统统粘贴到笔记本里,如作者所说“笔记本就像是个玩具箱,当你想找玩具时,只要你把所有玩具放在箱子里,你总会找到的。”
在我看来,这种方法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给自己造成太大负担,以时间为序写笔记,想写什么写什么,想贴什么贴什么,想找的话也能按照时间推断位置,最重要的是,你会发现指尖流逝的日子仿佛有了具象化的概念,是笔记本里的一条条笔记、一张张纸片或者一张张照片,里面记录了自己存在过的证据,即使脑子里已经忘记了,但是笔记本里的东西会将所有的记忆一一复活。
第三章主要是讲如何高效率的记笔记,我觉得非常有用的一点莫过于将常记的内容符号化,标在每一段的最前面,之后好检索,比如:
R——阅读:读过的孰的标题、感想、集锦
M——电影:看过的电影的标题、感想、印象深刻的台词
T——电视:看过的电视的标题、感想等
P——计划:工作上想尝试的计划、一查觉得很有趣的内容、感觉可行的方法
A——想法:想做的事、改良改造方案、妄想
E——饮食:吃过的、喝过的东西
素——素材:想对他人说的话、想写到网上的话、想用在什么地方的句子
会——会议:访谈、会议中的记录
然后还进一步建议可用“葱鲔火锅式”的笔记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 将他人的发言、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等“来源于外部的信息”标上“○”再逐条书写;
2. 对这些信息产生的感想、自己想说的话,用“☆”标记后再写;
3. 不断重复1、2的内容。
还有很多很细微却很实用的小方法作者也在书中列举了出来,读了以后确实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就像这两天在电影院里看《羞羞的铁拳》中马东说的那句话,“有没有一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如果用英语说,那就更贴切了“a A-Ha moment.”
不过,肯定会有人疑问,那最后查找怎么办?我之前记笔记的时候也有这个困惑,一个笔记本还好,但是当有很多个笔记本的时候,想查找某条记录就很难也很麻烦了。还好,作者在书中列出了详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事实证明,光看他的图一脸懵,但是听他解释完,又是一个“a A-Ha moment.”
针对单独的笔记本可以在内页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制作一个索引表或设置标签、在切口涂色。
那么万一笔记本累计到十本甚至上百本怎么办呢,显然作者也想到了。正如之前作者所说在记录的时候可以建立索引数据,比如:
001(笔记本的编号) 161023(年月日编号) 笔记标题
010(笔记本的编号) 171003(年月日编号) 笔记标题
然后将其中重要的数据纳入Excel文档,因为记笔记一旦形成习惯,很有可能一年下来就积累数个笔记本,而作者写了十年已经积累了上百个笔记本,所以他只将重要的内容放到Excel表格里,比如:
l 认真书写的读书笔记
l 想重读的书评
l 在年初等特殊时期仔细考虑过的事情
l 较长的构思和设想
l 旅行的游记
l 聆听演讲和研讨会的笔记
相信按照作者奥野宣之的方法做下来,像他一样做一个信息整理达人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我在做学习笔记以及写书评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一种想试试的悸动,于是立即试着将公众号里看到的好句子、英语单词、自己的想法以及其他抄录了一遍,用久了电子笔记本,突然手写有种莫名的好感,而且作者说得对,手写会记得更清晰,更有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