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菁伶 | 来源:发表于2018-09-23 23:40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写信,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郑重、珍贵。

        在收发讯息如此简便快捷的条件下,一些许不方便,反而显得有分量。繁琐本身就是仪式感的表达形式。

        曾经有一位朋友,把青年时期收到的所有情书交由我保管,因工作原因在外漂泊、居无定所,希望寄存在我这里,日后想要重温,还可以拿回来看看,并对我说,你那么喜欢文字,正好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的氛围。我把那一牛皮纸袋的信件悉心保存,不时打开品读,惊叹于他们字迹之干净,行文之优美,以及情感之单纯。有些信纸还精心折叠出花样,呈现出旧时代的温情与暖意。

        以前的年代大约如此:若是在意一个人,会想要给他写信,哪怕絮叨的是鸡毛蒜皮。心中怀揣的情愫若不透过字句倾诉,思念的沉重便会压得人在夜里翻来覆去。信件本身也会成为珍贵的回忆,日后细细重温。有位朋友告诉我说,他曾想给爱人寄信,但又不知道写什么,于是就抄录当时在看的书的段落与她分享。礼貌又浪漫。

        我则是从小学开始写信的。尽管那时候电脑已经普及,自己仍热衷于老老实实把字写到纸上的游戏,甚至在时间紧迫的高三也未曾间断。小学时爱在杂志上挑选合适的交友信息,去信以结识生人,满足好奇心,一来二往却失去音讯;中学时的通信,则多是与老同学朋友,在压抑苦闷的求学生涯中以文字给彼此支撑、慰藉。因此,我收到的信件五花八门:明信片、手绘漫画、水彩画、照片……

    朋友的画作
    收到的各种明信片

        我也曾给父母写过信。十一、二岁的时候给他们写信,是为了抒发不便当面倾诉的烦闷心声;后来长大些,写信则是在节日时祝他们快乐。那几封信想必他们保存着,或许再过几年,会跟他们讨来看看自己当时的稚嫩与尖锐。

        在我小学那阵,还流行写"道歉信"。有谁与哪位伙伴闹了矛盾,碍于面子不便说的话,就写在信纸里递过去。看完的人会非常默契的与写信人和好如初。自己收过这样的道歉信,来自我的发小。我与她决裂后,她便在街上找路人给她签"对不起"这三个字,直到填满一张四开的纸。

        对信件持有执念,其实是不愿忘记人们曾经通过白纸黑字所传递的温度。社交网络的轻佻浮躁,难以承载起人与人之间牵挂的重量,以及用七天等一封信的盼望。随处可见的速食式联系,没有营养,也难以建立深厚情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xc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