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478)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20:01 被阅读0次

补遗卷二(二) 【原书补遗卷二·三一】

余每出门,或远行数千里之外,撒手便行,无系恋之意。及在客边住久,到归家时,宾朋相送,反觉难堪。兴化进士大椿有句云:“放船归思减,久客别人难。”

兴化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泰州市代管,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地腹地,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相传,春秋时兴化属吴,战国时属楚,为楚将昭阳的食邑。昭阳受封于海滨之地(即兴化一带),死后葬于城西阳山。故兴化又名“楚水”、“昭阳”。据《方舆纪要》载,原兴化县境本为海陵县的一部分。五代十国时期吴杨溥武义二年(920年),自海陵县划出北乡部分为招远场,后改为兴化县,这是当代兴化县治的开始。兴化诞生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等世界知名文豪和书画家。文化积淀深厚,人才辈出。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有262人中举,93人中进士,1人中状元,全国罕见。

任大椿,(1738年—1789年),清代官吏、学者。字幼植,一字子田,江苏兴化人。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历官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御史。任大椿为扬州学派的前期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考证名物制度及辑录小学、史书的研究,著有《弁服释例》、《深衣释例》、《小学钩沉》、《子田诗集》等。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能够准确地捕捉与描绘人的心理活动,并用简洁的诗句表达出来,绝非易事。任大椿不善交际逢迎,虽然殿试得二甲第一名的成绩,竟然未能入翰林院。后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同僚中有八人非翰林出身。书成之后,六人得赐“翰林”,任大椿与姚鼐却又是未得“恩誉”的二人。任大椿一生官运不济,但学术有成,诗亦卓越。徐世昌所编的《晚晴簃诗汇》收录有任大椿的多首诗作,该书的“诗话”中称:“子田以上第屈居郎署,纂修《四库》,《书》、《礼》经裒辑为多。经学训诂,晚益邃密。早以词章擅名,诗工乐府及五言,英光沉思,远追鲍、谢,近攀韦、柳。”我觉得,任大椿的这些成就,与其自甘寂寞、天性孤独是分不开的。因为只有这样性格的人,才能够忍受考据的枯燥孤寂,也更容易体会内心的细微情绪变化。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478)

    补遗卷二(二) 【原书补遗卷二·三一】余每出门,或远行数千里之外,撒手便行,无系恋之意。及在客边住久,到归家时,宾...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478)

    【原书补遗卷六·二七】张毅斋琰,香岩秀才之兄也,有绝句云:“板桥一望风初晴,映水红栏分外明。底事帘前香不散?晚风吹...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47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zj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