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之眼》这本书让我感觉到画画跟写作有很多不同,同时又有很多相通之处。
以前,我认为画画水平的高低反应在细节描绘,画得越逼真越好,但实际上真正的画家水平的高低在于对色块的应用。画画时,先由色块定型,然后才是细节描写。对于印象派画家来说,只停留在色块这一层面,很少再继续往前进行细节描绘。
绘画里面有很多规则,讲究色彩、明度、韵律还有技法等等,这些规则也都能应用到写作中,例如环境描写中加入这些规则,会让人更加身临其境。
画家眼睛中的世界和普通人截然不同,画家描绘眼前的美景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怎么观察,怎么移除一些不必要的因素、保留一些重点的因素,怎么让一幅画具有戏剧性。这里又和写作暗合,我在用文字进行景物描写时,也会重视详略得当,但我的问题是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什么空间概念、光照、色彩这些概念。
一副画最重要的就是光影,不同光影的描绘能让这幅画整体性更强,更吸引人。在景物描写的时候,我也可以尝试先描写天空这个最重要的背景,接着描写天气和光线,先有了光,才有了整个世界,才有了阴影明暗。其中,要重视色块的描绘。色块是光线在某些地方的明暗度,哪些地方是亮的、哪些地方是暗的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需要细心观察、认真揣摩才能画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画家之眼。在写作中,若是能用文字表达出色块的明暗,接着描述明度、色彩、光影和韵律,这样整体环境就能让人印象深刻,让文章增色不少。
在画面设计方面,如果要画一幅尺寸比较大的画,最好在开始画之前画一副小尺寸的画,等于构图设计。这就相当于在描写景物前,先构图设计自己要突出什么、省略什么,按照规则先提前规划好蓝图。在空间方面,可以采用方位次序,从近到远、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方法描述。
对于画作的韵律,很多画里有S型、T型或者L型的一个轨迹,可能是小路、河流或者树林,这些形状能让看画的人眼光随着形状走,有一个视觉入口,并找到一个出口,景物描写中也可以加入这种元素,增加文章的韵律感。
对于技法的模仿,画画和写作应该也是相通的,这是画家对画作的一种整体感受,模仿不来。我们可以适度模仿,同时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有可能更快找到自己的风格。
绘画创作这件事情可以理论教学,但最终还得自己去实践,边学习边实践,这样才能体会到创作到底是什么样子。总之,画家要不停变化风格,采用不同技法实验,才能不断进步,创作就是一个不停实验、不停变化、不停思考的过程。
对于写作,我现阶段实践得多,理论知识掌握得少,无论是画画还是写作都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今后需要多了解一些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多加练习,相信会有所进益。
网友评论